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 正文

【新视野】织金如泥簇罗裙

  • 2022-07-31 20:56:31 来源:腾讯网

马面裙火了。


(相关资料图)

脱胎于宋代旋裙,明代成为流行,马面裙前后光面、左右打褶,据说因形似古代城墙中防御性建筑“马面”而得名。

虽然是富于中国韵味的传统裙制,却拥有即使现代审美看来也相当时尚的利落线条和建筑感廓形,也因此被许多人认为是某国际大牌新款单品的灵感来源,成为热搜话题。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一袭罗裙,有着怎样的故事?

明代缠枝四季花织金妆花蓝缎裙

古典风格

“马面”,是城墙体系中一种用于防御的结构,也叫“台城”。

它的结构最早在《墨子》里被提及,称作“行城”,而被称作“马面”至少在宋代就有了。陈规《守城录·守城机要》中提到,“马面,旧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角,其上皆有楼子。”

城墙“马面”结构确实与马面裙上的褶皱很像。明崇祯皇宫中的宦官刘若愚写下的《酌中志》中记载贵族穿衣流行时,就提到了“马面”这个词:“ 曳撒,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不少学者因此认为城墙“马面”便是此种裙制得名的由来。

明代女性上袄下裳,裳主要着裙,四时穿着几乎都离不开裙子。裙以两片共四裙门的马面裙为主,这样的形制在南宋已初现端倪,称之为宋代旋裙。旋裙是两片式围合裙,由两片面积相等、彼此独立的裙裾合成,做裙时两扇裙片被部分地叠合在一起,再缝连到裙腰上——这是宋代女子为方便骑驴而产生的一种功能性“开胯之裙”。

到了明代,这种方便行动的裙子则进一步增加了设计感,发展为裙子两侧打褶,中间一段光面的层次感造型。马面裙的裙底以及膝盖位置通常会饰以格式纹样的宽边,称为“襕”,与各式或长或短上衣搭配,称为“袄裙”或“衫裙”,两截穿衣的特征一直延续到清乃至民国时期。

马面裙形制图

明制马面裙所用布幅一般为七幅,两片裙子,每片各三幅半,裙摆大阔。除裙子前后一块不加打褶外,其余诸处打褶,褶大而疏,缀于异色的裙腰上,裙腰左右两端缝缀系带,裙摆宽大,其上或织或绣缀底襕,或膝襕。裙襕的纹饰多样、寓意丰富,蝙蝠图案象征“福”、蝙蝠与云纹组合寓意“洪福齐天”、灯笼纹样意味着“五谷丰登”……富丽之余更添几分传统喜气。

质地考究

马面裙大规模流行大约是在明代成化年间,其后制作越来越繁复、质地也越来越考究。

从质料上分有绫裙、绵裙、罗裙、绢裙、绸裙、丝裙、纱裙、布裙、麻裙、葛裙等;从工艺上分有画裙、插绣裙、堆纱裙、蹙金裙、细褶裙、合欢裙、凤尾裙等;从色泽上分有茜裙、郁金裙、绿裙、桃裙、紫裙、间色裙、月华裙、青裙、蓝裙、素白裙等。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服色有明文规定,皇族以外严禁使用明黄、鸦青和朱红,其余裙色都被明代女子穿了个遍。

在留存至今的马面裙实物中,最常见的是凤尾裙和月华裙。凤尾裙用各色绸缎刺绣镶缝而成,制作时需将不同色彩的料子剪成大小规则的长条,每条分别精工绣制图案,然后在条幅两侧镶绣金线,碎逗缝合后,裙摆五彩缤纷,精致富丽犹如凤尾。月华裙则是一种手绘彩裙,用料十幅,每幅色泽不同,都采用含水分较多的浅淡颜色,或粉或白,或嫩绿或鹅黄,先在每幅上轻描淡绘,再缝合一起,腰部打裥,每裥一色,微风吹过,裙裾飘拂,色如月之光华,因此得名。

行动方便的设计

有趣的是“时尚就是来回折腾”的定理在古代也成立,明代姑娘衣裙就在长长短短中来回拉扯——弘治年间流行上短下长,衣衫仅掩裙腰,富者用罗缎纱绢,两袖布满金绣,裙则用金彩膝,长垂至足;正德年间,上衣渐大,裙褶渐多;嘉靖初衣衫已长至膝下,离地仅五寸,仅露裙二三寸;万历末年又流行大红地绣绿花裙;至崇祯时,裙色转而趋向淡雅,专用素白纱绢裁制,只在下摆一二寸处刺绣精致花边作压脚;崇祯末年又流行细褶长裙,追求一种动如水纹的韵致。

马面裙的流行又带火了另一种“时尚单品”——“膝裤”。由于明代裙长和裤长较短(嘉靖时期女性的裙子甚至短至小腿肚),虽无裙摆沾染污迹、裙襕磨损的顾虑,但外露的袜子实在太煞风景,因此还会在裤外套一双膝裤,膝裤上端有两根扎带,绑在小腿上,看上去类似于上世纪90年代现代女性中流行一时的“堆堆袜套”。膝裤不仅可以遮住过于简朴的袜子,还有让脚踝和小腿看上去更纤细的效果,所以很受明代女性追捧。

时尚先锋

大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的《金瓶梅》堪称明代市民生活风情画,它其中就花了不少篇幅描写了女性衣裙,白纱挑线镶边裙、白碾光绢挑线裙、翠盖拖泥妆花罗裙、金枝线叶沙绿百花裙、大红金枝绿叶百花拖泥裙、柳黄遍地锦裙、鹅黄杭绢点翠缕金裙、大红宫锦宽襕裙……光是用于制裙的布料名字都听得人目瞪口呆:大红紵丝、鹦哥绿潞绸、妆花织金缎子、南京色缎、翠蓝云缎、黑青妆花纻丝、汉锦、蜀锦、火浣布、西洋布等等。

这其中经常被提及的“妆花”“遍地金(锦)”,都是我们熟知的南京云锦的一种。

云锦是明清时期皇室用的高档纺织面料,因为状如天上云彩而得名。不过织造费时费力,一个熟练的工匠一天只能织几寸长度,因此有“寸金寸锦”之说。《金瓶梅》中还提到了云锦中有一种“织金”料,又名“库金”,因织料上的花纹全部用金线织出而得名。用银线织成的则称为库银。据说,江宁织造生产的织金,金银线都是真金、真银制成,极为名贵难得,一般人家无福享用。

明代暗花缎绣云蟒红裙(局部)

2011年,北京十三陵定陵博物馆曾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明孝端皇后的“黄织金妆花龙栏绸裙”和“红绸地绣秋千仕女膝祙”,这两件便是皇后穿马面裙的搭配。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原因,是专家研究认定,这两件织物都出自江宁织造。

最终研究所耗费两年时间复制成功——因为织物腐朽严重,残片难以辨认,光是根据定陵同类服饰或实物和传世的明代织锦纹样,再对实物上完整的部分进行分析研究,就用了9个月时间。最终重现光华的黄织金妆花龙栏绸裙令人惊艳,尤其裙上一圈龙栏,内饰双龙戏珠及桃花、牵牛、荷花、菊花、茶花等花卉纹,上有行云缭绕,下有海水江崖,浪花翻滚,八宝纹点缀其间,龙腾越于百花流云之中,可以想见穿着时随着步履轻移,图样流动,一定生动华丽至极。

至于那对红绸地绣秋千仕女膝祙,则是皇后孝靖的陪葬品。正面绣有桃花一株,两侧各绣秋千架一个,中间一位贵族小姐正在荡秋千,两侧各有婢女推拉。秋千周围绣有垂柳、桃花,蜜蜂飞舞其间,背景则是绿茵芳草。这对膝祙的图案刺绣针法多样,用线考究,有真金的手工捻金线,还有绒线、包柱线,刺绣水平极高。

《明会典》卷十六及《明史·舆服志二》记载中,皇后平日里穿的常服样式是“红罗长裙,缘襈裙,红色,绿缘襈,织金彩色云龙纹”,而在定陵博物馆里可以看到,定陵出土的裙子用料种类多样,有织金妆花带膝栏的云龙纹织成裙,也有卉纹样的花裙和素绢裙,“大富贵”与“小清新”皆有,可见两位皇后都是时尚中人。

不过要说明朝迁都北京后最能引领全国风尚的,还得是南京。

明代南京学者顾起元在《客座赘语》曾感慨,“留都妇女衣饰,在三十年前犹十年一变。迩年以来,不及二三岁,而首髻之大小高低,衣袂之宽狭修短,花钿之样式,渲染之颜色,鬓发之饰,履綦之工,无不变易。”意思是南京姑娘全国最“潮”,无论发型还是衣服长短宽窄,都时尚得要命,三十年前可能流行十年一大变,近年来二三年就得变化一次啊……

标签: 织金如泥簇罗裙

推荐阅读

【新视野】织金如泥簇罗裙

马面裙火了。脱胎于宋代旋裙,明代成为流行,马面裙前后光面、左右打褶,据说因形似古代城墙中防御性建筑“

全球微头条丨落笔成赋,难成救赎

风起处,依然是一个人的静穆一身傲骨,却逃不出相思的颠覆落笔成赋,难成救赎人间旅途,失了归属桂花落疏,

天天热头条丨塞尚和他的果子

哈喽,大家好!今天为大家带来保罗·塞尚的静物作品,我们之前也欣赏过一些古典主义的静物作品,作品虽然精

焦点快播:苏子四情记|你好,苏东坡

予舌耕数载,乃移情于古文。窃以为古文典雅简洁,白话文终不如也。而古文中,尤喜读苏子文章。近世评苏子文

环球热文:彰显岭南风格 展现时代气质

何镜堂。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在位于广州五山的何镜堂工作室专访何镜堂院士,请他深度解析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收藏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