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相关资料图)
《无法直面的人生》 ★★★★
《建筑桃花源》★★★★
《走出唯一真理观》★★★★★
依稀记得多年前在知乎看到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小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很慢,长大了却觉得时间飞逝而过呢?其中一个回答是,小时候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可做,每一天都是不同的。而长大后,每天都是复制粘贴,对时间的感知度降低了。当时看到这个答案,觉得写得好,大概意思就记住了。
每个月底进行复盘时, 感叹一个月又无所事事地度过,而今年,则过去了大半。九月,开始了“纸质书消灭计划”,读了三本纸质书。还有未完结的几本书,留待下月再说。
《无法直面的人生》
我对鲁迅,除课本外只读过半本《野草》,间接在一些影视作品、纪录片中看过片段。这本书很沉重,以至于我从去年5月份开始读,断断续续一直到这个月才读完。这本书中鲁迅的人生经历占比不多,大多是讲鲁迅思想的变化。以其三次努力抵抗自己的“鬼气”和“绝望”为主轴,把鲁迅思想气质中的怀疑、矛盾、阴郁乃至黑暗刻画得深入骨髓。
在动荡的年代,安于一隅显然不可能,他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17岁前在家乡绍兴,历经了家道中道,感知亲戚和乡人的态度变化,尝尽了人情冷暖。17岁时,前往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求学后又退学,次年又入南京矿路学堂读书。22岁,前往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日语,24岁,入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医学。26岁,在母亲的要求下,与朱安成婚,婚后不几日,与弟弟周作人再赴东京。29岁回国,先后就任生理学和化学教员、监学等。31岁受蔡元培邀请,任职教育部。32岁起抄碑、读佛经。37岁,作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等。38岁,作《药》、购八道湾新房与周作人全家一起居住。39岁,就职北大国文系讲师。40岁,作《故乡》《阿Q正传》。41岁,作《社戏》《呐喊》等。42岁,与周作人绝交,搬离八道湾,迁至砖塔胡同。43岁,作《祝福》《野草》等。44岁,与许广平萌生爱情,患肺病。45岁,入职厦门大学。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46岁,入职中山大学,与许广平同居。后离开广州前往上海。48岁,儿子海婴出世。49岁-54岁,持续翻译、作杂文、小说等。55岁,肺病复发,作散文、杂文等,接连生病,至10月19日逝世。
作者王晓明在后记中评鲁迅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他的内心是藏着无数自尊与自卑,矛盾与虚无,犹疑与愤怒。鲁迅一直是精神敏感、脾气大的人,经历父亲的病故,后又奉母之命娶了未曾谋面、话不投机的朱安。在日本,他弃医从文,欲用文章唤醒黑屋里沉睡的人们。正值壮年时,挣钱养着一大家子,后又与弟弟发生矛盾,直至绝交。后来辗转各地教书、写文章。他的一生经历曲折、思想复杂,作品繁多,关于他的传记并不好写。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在读这本书的同时,在B站看了up主“智能路障”关于鲁迅的解读,对鲁迅的经历及重要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推荐给感兴趣的朋友。
《建筑桃花源》
这是一本挺小众的、讲建筑风水的理论书。购此书一是因为爱好古建筑,想了解下风水、建筑与五行之间的关系。二是数年前读《鬼吹灯》,觉得分金点穴颇有趣味。但是这本书比较生涩难懂,我基本上是硬着头皮读完的。拓展了知识面,算是收获了一些,未来如果对古建筑了解更深,大概会重读一下。
堪舆(即风水),是研究天象、地理的前科学。分“峦头”(形法)、“理气”(向法)。前半部分主要讲理论,比如《葬书》《罗经》等,为风水正名。不仅解读了文献,还解释了文献之间的关系。后半部分讲应用,即禁忌。可作为入门书了解下。
书中提到风水理论不成体系,各成一派,难以研究。风水师无法读书,一般只背歌诀。古典风水学,如纳音五行等方法今已失传。中国在文化性格上是具包容性的,不同的派别在当时或许针锋相对,便到后世,均纳而一体。如释、道、儒的融合,风水体系不但庞杂,而且支离,为常识所有能理解。现今风水师迷信重于理性,使堪舆这一前科学,未能进一步为科学之探索,沦为迷信。现状如今之中医,在江湖术士和儒者之间难以分辨。
《走出唯一真理观》
这本书是陈嘉映先生于2007—2018年间所作演讲、访谈与评论的结集。这两年才开始读一点哲学方面的书,包括刘擎、周濂、阿德勒、陈嘉映,在读这本书之前,再次了解了下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古希腊四大哲学学派,查询了一些哲学的代表人物以及斯多葛派、伊壁鸠鲁学派、犬儒主义以及陈嘉映主要研究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等思想的资料,对这一学科进行初步认识。
走出唯一真理观,即舍弃唯一性,坚持真理性。他主张本科取消哲学系,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学习哲学,没有人生经验的学习只是纸上谈兵。他说要用厚实的生存托起反思,与罗翔经常引用“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这句话的内核是相似的,积极地参与世界,履行日常的义务。
部分摘录如下:
1、从前有不同的道,现在有不同的道,将来还有不同的道。重要的问题不是找到唯一的道,而是这些不同的道之间怎样呼应,怎样交流,怎样斗争。你要是坚持说,哲学要的就是唯一的真理体系,那我不得不说,哲学已经死了。
2、忧愁也不是坏事,只要你扛得住忧愁。要是快扛不住了,就别读哲学了,去看娱乐节目什么的。不说变得强大吧,说保护、增益元气。你觉得读哲学增益了整个人的元气,就读,觉得气短了,就放下。
3、我有个想法:天下滔滔,时局动乱,但自己要沉得住气,不能不断兴奋,荒疏了自己的学业。每一场运动都像一场大潮,把很多人卷进来,往往,海潮退去,满地不过一些瓦砾而已。
4、经常进行哲学思考、审视人生的人被认为是多愁善感,经常用科学数据进行分析的人才被认为是理性,明明这两者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只不过一个是量化的一个是描述性的,可为什么现在的人只崇拜数据,却鄙视文字的描述呢?
5、而幸福更多地是从一个人所安享的状态而不是从他的作为来说的来说的。所以我说,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安,这是良好生活的全景。
6、而我觉得一个良好的生活,或者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会让人在郑重其事地使用退出权时,代价不是那么大。
7、甚至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力,培养他的自由人格,希望他成熟起来,能够在他自己的时代里,依他自己的性情,去获得他自己的好,过上一种有充实意义的生活。至于什么是他的有意义的生活,则并不由教育者决定。依我看,这是教育和洗脑最根本的区别。
8、人们普遍尊重法律,你可以把这叫做共识,但这不是思想内容上的共识。
9、我们与其说需要共识,不如说需要学会,没有共识的人应该怎么在一起生存。
标签: 九月读的3本书
目录:《无法直面的人生》★★★★《建筑桃花源》★★★★《走出唯一真理观》★★★★★依稀记得多
青瓷器,皆云出自李王,号秘色,又曰出钱王。今处之龙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尽
支付情感的女人(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是为巧合)作者:王安中22、“泥鳅咬腿”故事里的故事一眼望去
《朝前》新书发布会现场座谈“教育的背后是灵魂。就如文学,你可以写十万字,但不如一句诗打动人;你可以赚
对于读者来说哲学原著是思想的“成衣”,对于哲学家而言哲学原著是自我的“高级定制”,如果一个人只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