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 正文

全球报道:北齐东安王娄睿墓 序言

  • 2022-06-28 09:08:54 来源:腾讯网

序 言


(相关资料图)

徐苹芳

娄睿墓于1979年4月至1981年1月发掘,历时近两年,墓主人政治地位之高,墓室规模之大,壁画之精美,以及墓内出土遗物之丰富,都是前所未见的,可以说是继河清元年(562) 寿阳厍狄迥洛墓和武平七年(577) 磁县高润墓之后发现的最重要的北齐高级贵族墓,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关注,并在《文物》1983年10期上举行笔谈。宿白先生的那篇《太原北齐娄睿墓参观记》最为重要,从墓葬形制,墓室壁画的内容题材和布局,黄釉陶器的烧造和摹仿金银器装饰纹样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论述。

墓道东壁第三层璧画部曲鼓吹图(画35,北侧)

二十二年以来,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的北齐贵族墓葬,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座墓,一座是约乾明元年(560)的河北磁县湾漳大墓,发掘者认为可能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的陵墓,长52米,墓室7.56×7.4米,长37米的斜坡墓道壁满画出行仪仗壁画,场面宏大,画法精良;出土各类仪仗、仆侍和镇墓俑1805件,模雕彩绘,制作之精可与洛阳北魏永宁寺塔基影塑像相媲美,为北朝人物造型艺术中之精品。另一座墓为太原武平二年(571) 徐显秀墓,其规模小于湾漳墓,但墓室内墓主人宴饮等生活场面的壁画,保存完好,绚丽如新,可补湾漳墓墓室壁画之缺。目前已发现的北齐贵族墓,包括娄睿墓在内,其壁画和仪仗侍俑之情况,大体上可见其概貌。考古学的发现和北朝石窟造像的研究,揭示出北朝造型艺术中人物形象变化的规律。宿白先生从上个世纪70年代便注意这个问题,他在1989年发表的《北朝造型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变化》一文中便明确指出:

“公元5世纪末和6世纪中叶,中原北方地区在造型艺术中有两次变化,表现在人物形象上尤其明显。这两次变化和中原北方统治集团锐意汉化,摹拟南朝制度风尚有直接关系,因此,变化的源头要追踪到东晋(319 ~420)、刘宋(420~479)和萧梁(502~557)。”(见《中国石窟寺研究》349 ~ 354页,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以下所引皆据此文,不另注)

宿白先生所说的第一次变化发生在北魏孝文帝在平城推行汉化改制的时期,具体表现在云冈石窟佛像造型的变化上。太和十三年(489) 以后,云冈石窟佛像造型从昙曜五窟深目高鼻、通肩右袒的西域影响的造型,转变为摹仿南朝士大夫形体清瘦、褒衣博带的汉式服装造型。太和十八年(494) 迁洛以后,这种形式的佛像也在洛阳地区龙门、巩县诸石窟中流行,实乃东晋刘宋时期顾恺之和陆探微“秀骨清像”之画风在北朝石窟佛像造型上之表现。此次变化发生在前,与娄睿墓关系不大,不必赘述。

链接:

北齐东安王娄睿墓

扩展资料:

河北磁县湾漳大墓

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位于河北省磁县东槐树乡湾漳村东滏阳河南岸,1987-1989年由邺城考古工作队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早年被盗,原有高大的坟丘,平面略呈现圆形,面积8450余平方米。墓葬南面尚存一尊石刻人像,经勘探发现有神道、建筑基址等遗迹,未发现陵园围墙。墓葬由墓道、甬道、墓室(单室)组成,总长52米,方向正北,墓底距地表10米。墓道全长37米,呈斜坡状,北端深8.86米。墓室和甬道均砖砌。甬道全长6.7米,南端有高大的门墙,南壁绘有大朱雀。墓室平面近方形,略有弧度,南北7.56米,东西7.4米,西侧有石砌棺床,地面铺方形青石,墓顶为四角攒尖式。墓室地面至墓顶复原高度为12.6米。

随葬物品尚存二千二百一十五件,其中一千八百零五件陶俑中,立俑和坐俑一千六百零五件、骑俑二百件。一对文吏俑,高142.5厘米,是迄今发现北朝最大的陶俑。这批陶制作精美,形象行动。其他随葬品有镇墓兽、陶牲畜、陶制模型明器、石灯、陶瓷器、装饰品等。

该墓年代应为六世纪中叶,从墓葬的位置、年代、规格、随葬器物和壁画的内容推定,应为北齐帝陵,有可是文宣帝高洋的陵墓。

陶舞蹈俑(高21.5厘米)

墓道壁画神兽

墓道壁画仪仗图(部分)

陶武士(高48厘米)

陶镇墓兽(高47厘米)

陶文吏俑(高142.5厘米)

标签: 北齐东安王娄睿墓 宿白先生

推荐阅读

全球报道:北齐东安王娄睿墓 序言

序言徐苹芳娄睿墓于1979年4月至1981年1月发掘,历时近两年,墓主人政治地位之高,墓室规模之

天天快播:【散文】雅事清凉‖宫凤华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雅事清凉宫凤华“夏时,晨起芰荷为衣,傍花树吸露润肺……午后,刳椰子盏,浮瓜沉李

环球新动态:鹧鸪天·喜雨|淡然

鹧鸪天·喜雨(词林正韵)文 淡然一阵惊雷闪电鸣,苍穹顷刻雨如倾。旱重苗萎农忧叹,天降甘霖苗欢腾。风别

当前要闻:西南联大群贤读书图

西南联大图书馆远眺读书生活之余,在昆明西山的合影。左起:周培源、梁思成、陈岱孙、林徽因、金岳霖、吴有

环球实时:新诗界|吴少东:坠落中等候

PhotobyMarekPiwnickionUnsplash原文刊于《上海文学》2022年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收藏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