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一季播出。其中一期,把镜头对准了知名作家马原,他的生活及家庭,都在节目里有完整呈现。
马原的儿子马格,那年11岁,在节目中有出镜,聪明活跃,显得精力充沛,让人印象深刻。
(资料图)
然而,两年后,13岁的马格突然早逝。
此事,演化为公共事件,从而引发了广泛争议。
马原与儿子马格
|弃疗
3月22日,《人物》杂志详细报道了马原近年的生活,意外披露了马格之死的具体细节。
这篇长文,名为《城堡里的马原》,以冷峻的旁观者笔调,描摹了马原与他儿子马格及妻子的日常。
马格患有一种先天性心脏疾病(学名为“马方综合征”),若及时就医并进行手术治疗,或能好转。然而,马原却拒绝给孩子做手术,因为他有个偏执的想法:心脏不能随便动。
马原妻子无法说服他,两人达成的共识只有“用中医调理”。而这个决定,某种程度上蒙蔽了马格的病情。
后来,马原和朋友谈起马格病情时,这么说:“我觉得我们依然可以用我的‘掩耳盗铃’‘视而不见’和‘自欺欺人’来面对疾病。”
马格虽然只有13岁,却高达1米82。其实,这是马方综合征的症状表现——患病者往往会出现身型异常高大,比同龄人生长要快得多。
可是,多重因素都被马原“掩耳盗铃”地无视了。
面对病情,普通人都会思考一下——“何弃疗”,但在马原这儿,问号消失了,“弃疗”成为唯一且肯定的选择。
马原,是活跃于八九十年代的作家,曾与余华苏童齐名,更被称为“先锋文学五虎将”之一(其余四虎为余华、苏童、格非和洪峰)。
他们因开创了先锋文学流派,一起进入了“当代文学史”。算得上成就不凡。
但和余华苏童的“入世”不同(有相当多作品被影视化),马原的写作相对“私人化”,笔下的人物或事件都比较灵性。
马原最著名的小说是《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全部都与西藏元素有关。1982年,他大学毕业后,去往西藏当记者,一呆就是六七年。因而,他的作品里有较多藏文化也就不足为奇。
马原的先锋性来自于“叙述凌驾于故事”这一开创性表达,文本意义大于故事,更具实验性。文学评论家陈思和曾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如此评价马原的小说:“他广泛地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述圈套’。”
什么是“元叙事”?这一术语由法国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çois Lyotard)在1979年带入学术领域,是指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贯性和统一性。通俗地说,就是主要呈现宏大叙事,但缺点在于——构建宏大理论的尝试往往会过度地忽视现实中的混乱和无序。于文学而言,掌控不好的话,往往会让文本流于空泛。
这也成为了马原儿子之死的巨大隐喻——
与写作相似,马原有一套逻辑自洽的生活哲学,却因此忽略了日常细节,以至于掉入自己设置的“圈套”中。
马原
|城堡
《人物》的报道刊发后,对于马原的质疑如海啸袭来。
旅美作家“夏商”见过一次马原。2000年,他与出版人、作家魏心宏一起,拜会了当时在同济大学教书的这位先锋作家。夏商的印象里,马原很有亲和力,“他笑容温暖。”
23年后,夏商读到《人物》的报道后留言说:“好几次读不下去,要是马原在我身边,我肯定破口大骂甚至要动手了,固执并且反智到极点,真的非常愤怒,这么好的儿子竟因为父亲的愚昧抗拒治疗夭折了,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他的感受,与很多网友的看法一致——
反智、固执。
这不应该是一位自称或者外界看来“先锋”的作家应该有的态度。然而,马原偏偏具备。
夏商认为,马格的悲剧有伏笔。
当年,马原肺部出现肿块,疑似癌症,却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从上海移居云南,并坚信自己就是得了癌症,换换“水”就能治好。所谓的“换水”,就是换个环境生活,试图“让大自然治愈自己”。
这是马原从上海搬到云南西双版纳南糯山的核心原因。他想“换一下水”。
马原的家,就在南糯山的半山腰,临山而居,周边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他在那里买了一块地,花了很多年自建了一幢“城堡”。
这座城堡,也出现在《文学的日常》第一季。
如果马格没有意外,这本是一个“当代陶渊明”的故事。放弃城市生活,远遁深山,与大自然为亲,呼吸着纯净而稀薄的空气。
奇迹出现了。很多年后,马原疑似癌症的肺部肿块——尽管放弃了治疗——居然没有扩散,还能一直活着。
夏商猜测,这个“奇迹”的发生,可能“使他坚信自己放弃西医的手术化疗是正确的”,也为马格的“弃疗”奠定了“实践依据”。
夏商感慨,“我对小说家写西藏题材没有偏见,写边陲落后地区没有偏见,但我觉得作家应该有现代意识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三观。”
马原的城堡,处于深山,叫了救护车后,要等一个多小时才能抵达,而这也可能是耽误救治的原因之一。
其实,由于心脏有问题,马格是不耐高原生活的(无疑,西双版纳山区比平原海拔要高得多)。所以,马原妻子曾一度抗拒入住城堡,但固执的作家坚持让她和儿子马格住在那里。
很显然,在这个家庭里,妻子没有说话的余地。
马原将这座城堡,命名为“马格城堡”。后来,他在微博发布的马格死讯里,称“马格城堡是儿子的骄傲”。
但他可能从来没有料想到,这座城堡,也是他儿子的“坟墓”。
马原的城堡
|争议
马格的死亡,引发了一场涉及作家圈、媒体界的广泛争议——父亲可以自作主张剥夺年幼儿子就医权吗?
其实,很多人看来,这是伪命题。因为每个人,不管是未成年还已成年,都有自己不能被剥夺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替别人做主——父母也不行。
不过,在千夫所指之下,仍然有人为马原“鸣不平”。
作家龙冬与夏商的看法就不同,他秉持着宽容态度,在微博上写道:“马原和他家人的痛苦,任何外人都无法替代分担,他们只能自己承受。他们的悲痛经历,不是为了换取外人风暴般的指责,我相信这世界任何风暴也都不再能与他们爱子的离世更能打击他们。”
财经评论员魏英杰则以《放过马原吧!》为题写了一篇文章,文中称:“我想马原此刻一定是百口莫辩,不,更多的应该是无尽的悲伤吧!”
这位评论员认为,而今,如潮水般的谩骂向马原涌来,或许还将伴随着他的余生。“但我还是想说,放过马原吧。他已经遭受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
这意思是说——马原已经承受了丧子之痛,就这样吧,别骂了。
知名大V押沙龙直斥魏英杰这种论调——“简直让人作呕”。
他说,当一个人伤害到另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因为事情发生在家庭内部,就有道德上的豁免权。而“家庭内部的是非对错在家庭内解决”无非是“家丑不可外扬”的翻版,“我实在不能理解一个现代作者怎么能说出如此愚昧的话。这样的话,家暴者恐怕会点10086个赞吧。”
作家及自媒体创作者“格十三”对马原的批评更为凌厉,她说:我真怕他还有一种如“献祭”一般的快感,好像这个孩子就是用来填充他的某种“信仰”的。
除了这些能写会道的媒体人及作家,大量普通网友也都站在了马原的对立面。有人“诛心”地说:“不给孩子看病,是怕花钱吗?”
一位ID为“扬帆起航”的网友则痛心疾首:“严格来说,父亲就是凶手,和情感无关!先天性心脏病不及时在2到7岁之前医治,那么在10到十五六岁之间会因为肺动脉高压而无法救治。他是文学作家,但更是一个医学文盲!不是落井下石,而是替孩子不公,凭什么,让孩子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活着?”
更有人呼吁——抵制马原的书籍,全部下架。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马格的病很难治疗,就算积极就医,也未必能活过13岁——或许,马原的选择也可谅解。
相对“宽容派”,总体而言,对马原持批评观点的占据了绝大多数。
马原与儿子马格
|思悼
马格的病真的难治吗?
3月26日,“浙江日报”采访了医学博士、教授、浙江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利宏,他说:“心脏的一些病变应该说是‘马凡综合征’非常常见的一个表现,二尖瓣关闭不全其实是心脏瓣膜病的一种,单纯用药肯定是没有效果,可以通过微创的方法来解决,第三天就可以出院。”
而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张晓东也认为,马格所患的心脏病并非无法治愈,或无法改善的疾病。他表示,“如果及时就诊、正确治疗、合理康复,很多患者都可以过上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活。”
医生的专业说法,更让人心生唏嘘。
悲剧,本可避免。
一个能够进入文学史的知名作家,却因为自身经验就放弃了给孩子治疗。这让悲剧的发生添加了些许荒谬,尤其难以让大众释怀。
有愤怒的网友认为,“应该以过失杀人罪起诉这位作家!”
这倒不至于。但在《人物》报道刊发后,此事,也就变成了公众事件,就像押沙龙所说,不能因为是家庭内部事故而获得道德上的豁免权。
马原,注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韩国有部影片,名为《思悼》,讲述了朝鲜时期英祖次子李愃因涉及朝中党争,并反抗父亲威权,在英祖的命令下,被关进米柜8天活活饿死的故事。史称为“壬午祸变”,李愃死后,英祖赐谥“思悼”。
这与马原放弃手术治疗而导致马格的亡故,有相似之处。影评人钱德勒引述这部电影评价说:“历史悠久的东亚顽疾:爹味有毒。”
爹味,是父权体系下的产物。其实,本不应该出现在“先锋作家”的身上。但马原很显然是父权思想颇重的一个人,更因讳疾忌医的弃疗态度,让儿子成了牺牲品。
本文多次强调了马原的“先锋”,这个词在某种意义上,和“先进”想通。然而,马原那一代作家的所谓“先锋”,只是存于文本上的,与个人秉性无关。他同时期的余华,起初也着眼于语言文本,到了《活着》之后,基本就回归到最平实的语言,并在商业上取得了骄人成绩。
反观马原,则一直沉溺于文本,陷入越来越个人化的场景。从世俗角度而言,这种人一般都显得“神神叨叨”。
因此,有网友也将诗人顾城与马原相比。
30年前的激流岛上,顾城砍杀妻子后,自缢而死,虽然生前从未被确诊是“精神病患者”,但从行为上看已经完全不正常了。当然,这和马原之自大带来的儿子猝亡悲剧,不可同日而语。
马原的微博,停留在2022年6月8日,那天,正是儿子马格的头七。
13岁的孩子,永远定格在少年的模样。
而还活着的马原,或许,一辈子都要沉溺于悔悟中,在他的城堡里“作茧自缚”。
撰稿 | 小董不大懂
策划 | 文娱春秋编辑部
标签:
2020年4月,人文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第一季播出。其中一期,把镜头对准了知名作家马原,他的生活及家
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2023年3月28日上午10时30分,封面新闻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22年度
近日,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甲骨文专业研究生的李莹,发视频吐槽专业“冷门”,一毕业专业方向都没了,却意外
那年冬天,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叔父在江南乌衣巷的府邸内办了个文化沙龙,邀请族中男女讨论文集,年仅八岁左
1979年暑假,查湾村放了一场露天电影,《铁道游击队》。村民们早早地占好了位置。人群里,有15岁的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