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
作者简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看 戏
青竹
1993年大年初十,傍晚灶台的余温散了,老鼠一家几口又爬回风箱里。我跟着母亲去邻村看大戏。母亲穿着羊皮袄,怀里裹着弟弟;我戴着雷锋帽,提着煤油灯走在后面;亮子妈为赶上大部队,饭吃到一半,锅没洗,碗没刷,抱着半截木头板凳,跑进粮仓抓了几把瓜子往口袋里灌——这是准备在看戏时给闲着的嘴里喂的一点嚼头。
一开始路上挤满了看戏的人,黑压压一片,人群时而聚在山坡上,时而聚在山沟里。
太阳刚下山,人们走成了一条黑线,缠在山坡上。天越走越黑,山坡上的黑线逐渐不那么明显。人们视线模糊,成了夜里看不清路的鸡,容易一个找不见另一个。队伍里总能听见有人喊叫,还有个大人抱着娃娃只顾跟上队伍,没有看脚底下的路,一脚踩进村口的粪堆,和娃娃一起滚了。
那是我走过最漫长的路,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过年新穿的棉窝窝里装满了土,弹到脊背后头,甚至后脑勺上。
到地方后就开始抢最好的位置,带不上凳子的母亲索性一屁股坐在第一排的正中间。为了暖和,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尽量地往一起挤,一股羊皮袄的膻味儿笼罩着整个人群,被他吸进去,被你呼出来。
戏台设立在校园里的一片空地上,上妆的演员们全部聚在一个空教室里,门口挤满了好奇的娃娃。课桌成了梳妆台,简陋的戏服铺在桌子上,老戏骨自己给自己紧张地照着巴掌大的镜子画脸上的妆。年轻手笨的小伙子只给自己上了一层打底的白粉,脸和脖子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围在老戏骨旁边,等着老戏骨帮忙描眉画脸。那些跑场的戏娃子(刚学戏的年轻人)没有台词,也没有专用的戏服,只能自己打理自己的形象。戏服不够时,他们就在其他演员的戏服里乱翻,挑出最心仪的黄袍穿在身上,被会长骂着脱了下来。戏娃子最后穿着自己的裤子上了台,打扮得用一句话来形容:看起来有点像个唱戏的,让人一眼能和观众区分开。
大戏迟迟没有开始,观众更不敢离开辛苦挤来的位置。有人终于等不及了,托人帮忙盯着自己的位置,嗑着瓜子走进教室说:“你们是哪里的戏,压台得很么!”演员自知拖了台,忙着自己手里的活,没有回应。
戏台的顶上挂着两个明晃晃的煤油汽灯,戏台一侧有一个板凳高的火炉子。炉子齐地而起,像长出来的一样。这用土基子和泥巴垒的火炉烧得还不太旺盛,烟气随着来路不明的风四处散开。靠墙的长板凳上坐着两个拉二胡的男人,他们此刻比大戏开始后还显得忙碌——其中一个不停地拧着二胡头上的那两个木桩子,有几下调出来的声音像杀鸡时的叫声,后来拉出来几段正规的调调,惹得台底下的人一度以为大戏已经出台。
被闪了一下耳朵的人们在戏台底下喊:“喂,我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面吧!”听到这句话的人们哈哈大笑起来。
不知二胡调了多久,反正炉火着得很旺。
大戏在台下人群的喧闹声和台上的锣鼓声中开始了,当第一折子戏出场的时候,我裹着羊皮袄靠在母亲的肩膀上快要睡着。
演员们时不时地把头探出幕布,我的瞌睡被女戏娃的装扮打发走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她们那一身装扮,那个抖动着各种珠子的公主帽被煤油汽灯照得一闪一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没有我耐熬,通通都睡着在大人怀中的羊皮袄里;老汉们眼睛盯着戏台,摸出旱烟袋,捏出一锅旱烟慢慢地抽着;年轻小伙站在粪堆尖上或者骑在土墙上,眼睛搜寻着人群中穿着鲜亮的姑娘,借着各种理由靠近搭话;裹过脚的老太太被年轻人让在前排小凳子上坐着,她们虽听不懂戏词,但都懂戏里的故事唱的是啥。坏人出场的时候,气得在台底下骂;女人们头上顶着五颜六色的方巾,手揣在胸前,嘴里吐着麻籽皮……
今晚唱的是折子戏:《韩琦杀庙》《放饭》《烙碗记》《斩秦英》《虎口缘》《花亭相会》《下河东》。最后一折子戏是《拾黄金》,演员是个脸上画着癞蛤蟆的男人,嘴里唱的词我也能背出几句。他捡到的宝贝谁都知道是一块砖头,可唱到那一段的时候台下的人依然会哈哈大笑,仿佛并不知情。
大戏结束后,人们慢慢散去。大人摇醒睡着的娃娃,那些叫不醒的被原地甩起落在大人的背上。一个找不见自己娃娃的大人在人群中穿梭,一声声喊着娃娃的名字,逢人就打听娃娃的下落,担心和责备铺在脸上。不一会儿就听到被找到孩子惨烈的哭喊声,这次一定被揍得不轻。我拖着两条压麻的腿和两只冻木的脚努力跟上拿手电筒的人。不合身的羊皮袄长过我的膝盖,浓浓的睡意拽得我走路都歪歪扭扭。母亲一脸疲惫地抱着睡睡醒醒的弟弟,明显没有来时的那股子冲劲儿了。母亲喊我一定要跟紧。雷锋帽捂着我的耳朵,太过厚实,稀里糊涂听不清话。
回去的路,人们走得很快,也不爱说话了。每路过一个村口,人就越走越少,直到最远的那个村子里响起了狗叫声。
本文摘自《我家有三双袜子》一书
《我家有三双袜子》一书第一部已经在热销中
第二部已经完成,预计春节期间出版发行
2022年11月30日作者简介 看 戏 青竹1993年大年初十,傍晚灶台的余温散了,老鼠一家几口又
3M(相遇—相携—相传)刘宗庆小令三首小令 听雨枕上听雨幽梦断,潇潇黄叶西风。篆香飘袅笼残灯,凤竹
来源:水煮历史导读:关羽是唯一被儒、释、道所尊奉的历史人物,佛教称“伽蓝菩萨”,道教称“关圣帝君”,
提示: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大家共
极目新闻记者关前裕通讯员王定生诵读千古美文,争做博学少年。11月25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潘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