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 正文

近思|风雅乐清,从县前路说起

  • 2022-02-12 18:21:26 来源:腾讯网

张侯权口述史《长镜头:我和相机的七十年》推介

文/郑儒儒

县学巷在乐清老市府的东侧,原来我骑车从西塔山下去乐清市二中上学,途径县前路、县学巷,后来我骑车又从这里经过送女儿上学。每当路过县学巷的望莱桥头,我都想停下来看看这景致,远山如黛,近水含烟,垂柳拂岸,澄明清幽,这种乐清格调深深印在我心底。

也许在千年前一次相似的回头,古人在这里也望见了蓬莱仙境,因此,将此桥命名为“望莱桥”。

站在望莱桥上 河左岸为县学巷

可惜今天,年轻人如此匆匆,而年长者坐在桥上,似乎带有某种落寞,全然不得眼前的风雅。

01 乐清县学古建是怎么消失的

自南宋以来,乐清学子就络绎不绝地在这里经过。自北宋贤令焦千之在乐清设立“县学”,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乐清县学迁于卧龙坊(今老市府大院内)。从南宋至清末民初,乐清的县学(孔庙)就设立在此处。

清道光乐清县志绘乐清县学

古代官学的特色是县学与孔庙的互为一体,通过学堂与孔庙的结合,就相当于把教育与信仰牢牢地融为一体,互相强化。《礼记·文王世子》规定“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所有学子,进入学堂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向先圣先师表达感恩。从迈进孔庙开始,蒙童的价值观就开始被塑造,被要求成为一位像先圣先贤一样贤达的人士。

清道光乐清地图

今天,每当我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走过,除了参天的古树以及县学巷、县前路,这些老地名似乎还在低吟挽歌,眼前再也不见县学与孔庙的面貌。

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乐清的县学(孔庙)古建筑是怎么消失的呢?

直到我看了张侯权先生的口述史《长镜头:我和相机的七十年》,我才在前辈的记忆中找到了答案。张侯权先生回忆:

“我记得是‘七七事变’之前,乐清就遭受了第一次日本飞机的轰炸,而且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冲着学校来的。...城区初小,在下羊角县学坦北首孔庙,孔庙外有一个很大的练兵场,有几个足球场地那么大...县学坦,被学校用作操场。后来的县委县政府就建在这个位置。

当时,用于防空警报的预警钟被安置在西塔山上。那天,钟声响起的时候,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张侯权正在上课,老师听到预警连忙带着学生们撤离,大家往田野的方向跑去。

我们刚跑出去,就听到了飞机的轰鸣声,紧接着就是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整座孔庙古建筑全部被炸成了一堆废墟。所幸,这次轰炸孩子们逃离及时没有伤亡......第二次轰炸在洪宅......第三次轰炸在高小,那些跑得慢的人当场被炸死。”

02 县学巷上的三位青年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县学巷上出现了三位面庞俊俏,身材瘦削,气质摩登的青年。他们是从香港回到乐清的郑野夫,在日本留学的海归画家王良俭,从上海来到乐清的林夫。他们三位后来成为我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先驱者与奠基人。

面对日军的野蛮侵略,国共统一战线奋起抗战。这些“新兴版画运动”的先锋与组织者们从城市转向农村,结合他们心中的使命,带着他们的“武器”——刀笔,走向了抗日的前线。野夫、林夫、王良俭经常俯首在孔庙前县学坦南首屠宅祠堂内创作那些堪称经典的版画,他们用一幅幅黑白分明的木刻版画呼吁全民抗战。当时,尚读小学的张侯权就站在桌子旁边观察着先生们如何设计图案,如何刻制母版。

也是在这个时期,野夫先生创作了大量流传后世的作品,包括《炸弹爆炸的时候》、《泛区难船》、《抢棉花》等影响全国的作品。

郑野夫 版画 炸弹爆炸的时候

说起“新兴版画运动”,不得不提它的发起者——鲁迅先生。如果说鲁迅弃医从文是企图用文章唤醒国人麻木的心灵,那么,木刻版画就是鲁迅在艺术上提倡的战斗武器,鲁迅认为当下的中国正需要一种能深刻反应社会的艺术作品,而木刻版画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可以随地取材,大量印制,快速传播,无疑是一种大有作为的“革命艺术”。

郑野夫 版画 鲁迅

1931年,22岁的乐清市岭村人郑毓英在上海内山书店参加了由鲁迅举办的“木刻讲习班”,从此,这位青年便改名野夫,成为鲁迅在左翼版画运动中的一位坚定追随者。也是在鲁迅的影响下,野夫把对劳苦大众的悲悯,对唤醒国人的期望,对政治的抱负,倾注在了木刻创作的背后。

这些投身左翼木刻运动的青年,并非为艺术而艺术,他们是把民族的苦难装在心里,把民智的开启担在肩上,把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难民、伤兵、失业工人、劳动人民看在眼里,以刀代笔创作出一幅幅动人心魄、喷涌时代热血的版画作品。

郑野夫 版画 难民

他们的到来,点亮了温州版画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光火,也直接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木刻版画战士”,如张龙光、张怀江、王思雨诸先生。而这些为人民而创作的艺术家又反过来滋养了乐清的美术教育土壤。

鲁迅写给野夫的信函

在那个年代,随着国际左翼运动的发展,新兴版画曾在鲁迅的主推下登上国际舞台,放在当时,木刻版画也算得上是一种国际潮流的艺术形式。而张侯权已经在乐清城区小学课堂里开始了木刻版画的启蒙学习。直到张侯权一生与相机相伴,成为一名摄影师,人们还在他的风光摄影作品中看出了很强的版画效果,这与他早年受木刻版画大师们的熏陶是分不开干系的。

在张侯权先生《长镜头:我和相机的七十年》的口述史中,他回忆了与野夫先生平生所见的最后一面,那是在全国大串联时期,张侯权与单位同时来到北京打算去看望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的筹建人之一的郑野夫。

“一行人到了中国美术馆,只见大字报铺天盖地,到处是用芦苇席搭的大字报栏,看大字报的人也很多,在人来人往中一眼看见了一个拿着一把大竹扫帚在扫地的人,那人正是野夫,他也看见了我,他停了一下,我们对视了一眼,随后他转过了身,继续他的劳作,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

03 用艺术体现光明

在这本《长镜头:我和相机的七十年》张侯权先生口述史中,除了我刚刚介绍的乐清县学孔庙、郑野夫、林夫、王良俭这些人物,我们能看到很多乐清熟悉的地名,以及周昌谷、张怀江、张侯光、张良权等乐清文化名人的青春身影。

张侯权先生悠悠回忆了90余年的生命历程,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革命时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建设,以及祖国经济发展的繁荣当下。见过了大历史的起伏,见惯了个人命运的跌宕,见过了人性的各个面向,张侯权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寄托在摄影中,1955年初,在一次与画家周昌谷的交谈中,他对创作下了定义——“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在工作中用艺术体现光明是永远的主题”。

张侯权 摄影 叶叶如闻风有声

如今,人们把张侯权称为“西湖与雁荡山的灵魂摄影师”。

张侯权 摄影 西湖

他说,“春花、夏风、秋叶、冬雪,日出日落,云卷云飞,一年四季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在我看来,都是大自然给予风光摄影艺术家的恩赐。在大雾中,在雨后,山岚层层升起,雨后初晴云开雾散的一刹那,眼中所见的一切,丰富、柔和而又富有动感,先不说在发现美和捕捉美的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仅是站在那里,自有清风拂面之感。这既是艺术家孜孜以求的创作意境,也是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

《长天长镜头:我和照相机的七十年》 张侯权 口述 张志杰 单泠 整理 浙江大学出版社

结语

一座城市的风致与气度体现在哪里?大概就是你走在那里,既能够思接千古,又能够展望未来。我们脚下的历史让我们知道从哪里来,而那些乡土历史所铭记的人,又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命的真实。我在向周开阳先生请教乐清县学历史时,他说,乐清状元王十朋也曾在这里读书,因此曾经县学里有一个“状元池”。走在县学巷上,正如王十朋诗歌所谓“群贤少长毕经过,曲水流觞忆永和”。

标签: 近思|风雅乐清 从县前路说起

推荐阅读

近思|风雅乐清,从县前路说起

张侯权口述史《长镜头:我和相机的七十年》推介文 郑儒儒县学巷在乐清老市府的东侧,原来我骑车从西塔山下

诗歌丨初春,薄雪来信

作者丨聆义身披春光的人儿,你好我用一种颜色统一给城乡大地写下这封信用一个斜身的动作作揖,给山南海北的

今年元宵节比去年早11天,为啥?

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元宵节将至,这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一些公众发现,元宵节很“

满族的过年民俗

年节俚俗作者富察宝仁满族有民谚:“小孩盼过年,过年就拉馋”。过年是一年中最喜庆的日子,充

余光中|或者所谓春天

或者所谓春天文|余光中图|网络编辑|烈马青葱或者所谓春天也不过就在电话亭的那边厦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收藏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