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节 俚 俗
作者富察宝仁
满族有民谚:“小孩盼过年,过年就拉馋”。过年是一年中最喜庆的日子,充满了美好、充满了祈望。满族用过年的吃玩娱乐、接神祈福,记载和传承着古朴而热闹的“过大年”。正可谓:“双松齐剪吉祥花,结彩悬符一万家”。满族是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的渔猎民族,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较晚,早年间,“年”的概念很淡漠不知道何以为“年”,更没有过年节的风俗。
历史上宋金南北对峙时期,发生了这样一件外交事件。中原宋朝有个叫洪皓的使臣出使金国,没想到竟被扣留在金国的冷山(今吉林省舒兰市小城镇附近)。十五年后洪皓回到了故土中原,凭记忆撰写了一本《松漠纪闻》,其中详细记载了满族先民金女真人的山川、地理、民俚风俗、礼制、科举等状况。令洪皓觉得非常奇怪的是,军事上如此强大的金女真人竟不知“年”为何物?洪皓在《松漠纪闻》中记述:
女真旧绝小,正溯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纪年。问之则曰:我见草青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
一岁也。自兴兵以后,浸染华风,酋长生朝(生辰)皆自择佳辰。粘罕以正旦(正月初一),
悟室以元夕(正月十五夜),乌拽马以上已(上已节)。其它如重五(端午节)、七夕(七月初
七)、重九(九月初九)、中秋(八月十五)、中下元(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四月八日(
浴佛节)皆然。亦有用十一月旦者,谓之周正。
从洪皓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金时女真人已深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原来只知春风几度绿青草的女真人不但知道了纪年,而且还知道把自己的生辰安排在一个好的时日,以此寄予美好的人生愿望。
随着时代的前进,尤其是大批闯关东汉族人的到来,女真人以及其后裔满族人,不但接受了“年”、“节”这些中原汉文化,而且还喜欢上了这些可以纵情吃喝、歌舞娱乐的年节时日,并在这些岁时节俗之中又逐渐形成了许多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俚风俗。
年前紧张的“忙年”
早年,关东进了腊月便有了过年的气氛。广泛流传的民谚道:“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淹了腊八蒜,张罗过大年!”这几句谚语虽然是哄逗孩子的话,但却讲尽了满族百姓终年劳作之后对过年的企盼。故而,也留下了“送信儿的腊八粥,报信儿的腊八蒜”的俗语,说的是腊八粥、腊八蒜送来了过大年的信息,一年一度的春节庆祝活动从此开始了。
满族管过年叫“过大年”,意思是要做许多繁琐准备,然后过一个有吃有喝、有穿有戴、有玩有乐红红火火的“大年”。满族百姓管准备过年“嚼物”,置办过年物品、准备过年的衣帽鞋袜及供品祭物等,称之为“忙年”或“办年”。用百姓们的话说,忙年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得离离拉拉地忙上大半个月。
腊月里忙年男女老少分工明确,但最忙的还是女人们。她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首选要准备好一家老少的新衣服。昔日贫困买不起新衣服,只有过年时人们才添办一、二件新衣裤或新鞋袜,而且浆洗被褥、窗帘、被罩、幔帐、枕套等事活多量大,女人们一进腊月便开始忙了。
满族的女人忙年即操劳又喜悦,她们主要的还是为家里人准备“年嚼物”(满族人称过年吃的东西为“年嚼物”)。满族的饮食习惯是喜欢吃粘食。早年东北盛产粘高粱、黏苞米(黏玉米)、大黄米、小黄米、江米(糯米)等,满族将这些黏性粮食,有的用水浸泡然后上水磨磨成水面,有的则直接磨成面粉。然后用蒸、煮、炸等烹烧方法,做成打糕、黏糕、苏子叶饼、玻力叶饼、椴树叶饼、炸糕、撒糕、淋浆糕、黏火烧、黏豆包等,二、三十种黏性传统美食。其中黏豆包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食物。因其黏字与“年”同音,豆包又是团圆状的,故满族人取其“过年,团团圆圆”之意,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合家团圆、鸿禧吉祥的祈盼。
做年豆包,首先要把大黄米、小黄米、江米(糯米)、小米、小豆、绿豆等淘好浸泡好。然后上石磨赶着小毛驴,把这些白的、黄的谷物磨成“水面子”。如果家中穷条件不好,就只好用人推磨磨水面了。之后,再将红豆、绿豆浸泡好蒸熟捣成豆泥馅,就可以着手包“黏豆包”、“玻力叶饼”等年饽饽了。
村屯里各家的女人,听说谁家开始包黏豆包了,就会主动前去“唠忙”。所谓“唠忙”即是一边唠嗑(闲聊)说笑话,一边忙乎着手中的黏米面团。而会讲“瞎话”(讲故事)的老妈妈(妈妈,满语为奶奶),则是一边干活一边讲着关东山里的传奇故事,什么长白山祖爷、瞒尼爷(家族英雄神)、山神爷、人参姑娘、参把头、黑瞎子、山狗子的传说,都是讲不完说不尽的古怪离奇。伴随着屋外呼啸的北风暴雪,老妈妈不紧不慢的“瞎话”和女人们的笑语欢声,各家各户要吃一个月的黏饽饽就都包好了。
满族忙年的腊月,男人们忙的都是些“粗拉活”,像杀年猪、灌血肠、砍“猪肉拌子”、杀鸡杀鸭、竖灯笼杆、扎灯笼、扫房、糊棚、劈柴禾、“打年纸”、“糊对子”、“糊香斗”、“贴挂签”等。这些“忙年”的活计虽然多但也不是一天干的,而是按照流传已久约定俗成的时间表忙乎着。东北地区流传着这样的“忙年”谚语: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写大字(写春联);
二十五,扫房土;
二十六,砍猪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蒸供花(满族祭祖用);
二十九,糊香斗(满族祭天地用);
三十晚上守一宿(守岁)。
腊月二十三,关东百姓称之“过小年”,又俗称“灶王节”。信仰萨满教的满族崇敬火神,所以对从中原地区传来的“灶王爷”火神也是十分的崇信。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都要到年集上请回个灶王爷来祭祀。在各家灶台旁的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神像两侧,还配有几乎家家一样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在神像下置有一神板(小木板),是放祭品的供案。民间流传二十三这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的时间。
人们害怕灶王爷上天后汇报些不利的事情,所以在二十三这天供祀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人们供以瓜果、灶糖、高粱、错草、白酒以及秫秸(高粱杆)制做的小狗、小鸡等祭品。既然是上天出行坐骑是不能少的,故而高粱秸做的小马更是不可缺。有的人家还备一把高粱或谷草做为灶王爷的马料,可谓想得周到。还有的人家会抓个蟑螂活物给灶王爷当坐骑。所有供祀活计都做完后,人们便会磕头祭拜并虔诚地念叨:“灶王爷本姓张,骑大马挎着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拜之后,人们将看守灶火一年的灶王爷、灶王奶奶神像和所有供品烧掉,象征着将其送往天廷。不过,人们决不会忘记要把灶王爷的嘴先用黏黏的灶糖粘上,以免他上天后讲些不该讲的话。有的人家还将灶糖或黏饼抹在灶火门上一些。细心一想,淳朴敦厚的满族等虔诚的祀神,似乎也有贿神之赚!
清代,满族百姓在灶台上方供祀的灶王爷、灶王奶奶,都是穿着清官员及福晋的服饰,人们则焚香盛供崇礼而祀,民国年间黑龙江省《望奎县志》载:
是日晚,于鬼神位前点灯焚香,制成马鸡狗等物,供诸案前。高粱一握、错草一把、锡糖一
碟。供片时,以糖少许抹于灶门,焚香奠酒,取马狗等物附于灶神纸牌焚之。放爆竹数声,谓之
送灶神。
满族“祭灶”还有个奇特的风俗,整天围着灶台转的女人们不可以祭灶,而由年辈儿不摸灶台的男人爷们来祭灶送迎灶王爷,因为男人是一家之主。满族俗谚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关东祭灶风俗传承已久,这天人们也借灶王爷的光吃些好的,故称祭灶的腊月二十三为“过小年”。
“小年”是春节大年前的序曲。过去小孩子们最喜欢过“小年”,因为涂抹灶王爷嘴的灶糖只是意思意思,更多的灶糖是用来哄小孩子的。记得小时候进了腊月,就想着盼着吃一年一次的大块灶糖。除了灶糖之外,各家各户还要在这天给小孩子添置些玻璃球、翠花、毛鞬、鞭炮等小物件。大人们在这天则是忙着蒸饽饽、包水饺。正如清诗人沈兆禔所吟:
祀灶糖糕并酒肴, 新年未到小年交。
丰储饮食资中馈, 饽饽蒸齐水角包。
“二十四写大字”,腊月二十四是传统写“大字”(春联)的日子。东北的满族受汉文化的影响很早以前就开始在过年时贴对子、贴福字、挂年画、请门神,以其寄予对新的一年美好的希冀。
说起春联的历史确实很久远,最早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载,那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驱魔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初一,造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清代的《燕京岁时记》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满族人家过年时贴春联是接受的传统汉文化。清代时,朝廷在东北地区倡导学习使用满文,满文是借鉴蒙古文创制的竖写文字,而且很少有人会写会用,所以早年间东北的满族过年时并不贴春联。清中期以后,东北的汉族“流人”、“流民”多了,过年时只有这些汉族人贴春联。
满族人过年时贴春联成风气,是清末至民国年间的事。早年的春联虽然是“吉祥”、“福庆”、“春常在”、“庆有余”之类程式化的词语,但春联还是满族崇尚的白色,与汉族习俗大有所别。满族贴春联由白色变成红色,已是民国年间的事了。早年间比较流行的老春联,有敬天神、地神的“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敬土地神的“土内生白银,地中出黄金”;敬财神的“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敬牛棚、马圈神的“牛赛南山虎,马似北海龙”等。
贫穷人家买不起对子、年画,就在屋中粘贴一些红、黄、粉色的彩纸条,使家中增加一些色彩增加一些过年的气氛,人们叫它贴春条。讲究的是“有神必贴”,于是“每门必贴,每物必贴”。象祖宗板上方贴的是“祖宗在上”、“祖德高悬”,大门上贴的是“出门见喜”、“双喜临门”,窗户上贴的是“四季平安”、“鸿禧吉祥”,猪圈上贴的是“肥猪满圈”,鸡窝鸭架上贴的是“鸡鸭成群”,马棚、牛棚上贴的是“六畜兴旺”,粮仓上贴的是“五谷丰登”等,春条红红的,寄托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生活红红火火的祝愿。
早年间满族民居的窗户,无论是明装的还是暗装的都糊着白色的窗户纸,过年时人们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色彩,都会在白窗户纸上贴上红红的各种剪纸来装饰,称之“剪窗花”。
腊月二十四这天,满族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都会操起剪刀大显身手剪窗花。传统的窗花形状、式样很多,象三羊(阳)开泰、四喜临门、五蝠(福)献寿、二龙戏珠、喜鹊登梅、燕舞桃李、孔雀牡丹等,凡是寓意美好、喜庆的内容都可剪成过年的窗花。过年剪窗花也是满族女人们比心灵手巧的时机,故此年前结婚的新媳妇,一定要多剪一些以展示自己的聪慧巧手,让亲戚邻里们都看一看。
满族人家在过年时不仅要贴对联、挂年画、贴春条、剪窗花,还要粘“挂签”。满族人家过年粘的“挂签”很有特色,满族人家“粘挂签”是过年的重要内容,挂签不到半尺宽有一尺多长。满族尚白认为白为吉祥纯洁,红为血色为凶色,故早年间满族人家的对联、挂签均为白色。
后来,受汉文化的影响开始用红、黄、蓝、绿、粉等五色彩纸剪刻,花纹图案中衬有“慎终追远”、“鸿禧吉祥”、“福禄安康”等词句,下部则剪刻成条纹状或穗条状。挂签多是四张一组地贴门窗上方及渥辄库(神位)下方,也有五、七、九张为一组而张贴的。据讲,有的则是当年老祖宗从长白山几道沟迁来的,就粘上几张以示不忘祖宗发祥之地。也有挂签纸的颜色为红、蓝、黄、白色,以表示自己哈喇(姓氏)为满洲八旗之某色旗籍。
挂签也是满族人供祀用的祀品,在祖宗板、祖宗匣上部有粘有挂签。尤其是祖宗板右侧“玛玛口袋”上方的挂签更是不能少的,这是敬祀满族始母“佛多妈妈”的。满族家族观念很浓,所以每一“哈喇”(姓氏)大都有自己常用的颜色和图案,大户人家还用满文书写挂签。在满族的传统观念中,挂签有驱邪纳祥避凶趋吉的功效,故此不能随意粘贴。像在过年前家中有死者,便只能粘蓝色或白色挂签。
清王朝定鼎北京之后,过年贴“挂签”之俚俗被满族人带到了北京及中原地区。《燕京岁时记》载:清时,挂签“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有咫尺,粘之门前,与桃符(春联)相辉映”。如今,满族挂签已不止是过年的装饰物,它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民族剪纸艺术,其中传承着满族这个古老北方民族,祭祀和节俗文化的深厚内涵。
腊月二十五,是满族各家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过年的日子。这天,要把屋里屋外、炕上地下都清理一遍。女人们要干的活多了,是拆洗被褥、衣裤、窗户帘、幔帐布及洗涮锅碗瓢盆。早年,满族人家有浆洗衣服和被里褥面的习俗。用了大半冬的被里褥面年前都要拆洗,洗后要用饭米汤或清面粉汤挂挂浆。
待晾干之后,叠放好在槌衣板上,用槌衣棒槌槌打使其平整。满族称其“浆洗”。浆洗后的被褥衣物既平整下次又好洗,在没有洗衣机的年代,浆洗确实是个好办法。昔年,一进腊月满族妇女便开始下手浆洗被褥了。此时来到满族村屯会听到叮叮咚咚的棒槌声,仿佛是奏响过年的乐曲。男人们干的则是扫棚、糊棚、糊窗户、打扫院子等粗拉一些的话。
“二十五扫尘土”,有扫除污秽、扫除邪气干干净净过年、拔除不祥的涵意,有焕然一新迎接新的一年的美好希冀。其实,屋里院外、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垃圾脏物有的已经一年了,一时半会怎会打扫清理得干净呢?是需要好多天的,故早年还流行一扫尘民谚:
腊月二十五, 掸尘扫房土。
腊月二十六, 房棚够一够。
腊月二十七, 脏衣洗一洗。
腊月二十八, 家什擦一擦。
腊月二十九, 脏物全搬走。
《清嘉录》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按照老说法,“尘”与“陈”谐音,在新之前扫去家中尘埃,意味着除去旧年的陈旧污秽,把“晦气”、“霉运”、“穷气”统统扫地出门,以迎接新年。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早年,满族人家按日子扫完房土之后,紧接着要办的事就是糊棚、糊墙贴年画,使家中焕然一新。旧时,人们有两种途径可以买到年画,一是在年集上有卖年画的,二是象盛京(今沈阳)、吉林城(今吉林市)、卜奎(今齐齐哈尔)等大城市,一进入腊月便有背着包袱卖年画的小商贩,一边走一边吆喝:“画儿来,买画儿来!”
年画是过年时张贴,装饰着毛头纸或高丽纸糊的墙壁。含有祈福新年鸿禧吉祥之意。因过年才粘贴年画又是一年一次,故而得名“年画”。早期的年画大都是木版套色年画,大都是来自天津杨柳青及河北等地。后来机器印刷的胶印年画大量出现了。内容也由“麒麟送子”、“连年有余”、“四季花开”、“五子登科”等木版画,转为色彩更艳丽层次更鲜明的“张生与崔莺莺”、“许仙与白蛇”、“古代仕女”、“摩登美人”等风格清新、内容丰富的胶印年画。
年画作为传统的贺年方式,曾经美化了满族人家的环境,带给了人们以美的享受,如今却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已逐渐成为老人们过年时追忆的往事。
满族的年俗是“二十六,砍猪肉”。也就是这天人们要杀猪准备年猪肉,如果家中未养猪就要到大集(市)上去砍(买)块猪肉,有的家庭人口多干脆就拉回个“半拉伴”(半个)猪肉准备过年。
满族腊月二十六杀年猪有许多习俗,象杀猪会有许多人前来帮忙,杀完猪自然要请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大吃一顿。这顿请客的盛宴,猪的心、肝、肚、肺、肉都有,尤其是五花三层的猪肉炖酸菜,更是让人吃得满嘴流油,高呼“过瘾”。人们称之“吃年猪”或“吃全猪席”。
猪血,满族会加上些盐等佐料灌血肠,煮熟之后切成片放在猪肉炖酸菜中味道更美,白肉、血肠炖酸菜是满族的特色美食,俗称“白肉血肠”。血肠切成片精细加工红烧,也是满族特色民族食品,因烹烧之后一片片的血肠会凸鼓出来如盏盏小灯碗,故人们称之“烧灯碗”。
“二十六,砍猪肉”主要是为过年准备“嚼物”,所以猪的前槽、后鞧、猪肉、猪骨及猪头都要贮藏起来备用。东北严寒屋外就是天然的大冰箱。满族的习俗是把猪肉的各个部分在院内分别码好,然后用洁净的雪埋上,之后再往上浇些水冻冰贮藏。这样,既可以保鲜贮藏猪肉,又不怕猪、狗、鼠、黄鼠狼等家畜或动物前来拱吃,而且想吃哪块肉扒开雪即可取食,真是既简单又方便。
早年间人们的生活都很艰苦,所以杀猪时把猪内脏的板油及一些肥膘肉,放在锅里熬炼成猪油,用坛子贮藏起来。满族人管它叫“大油”或“荤油”,留着到夏天炖豆角、炖土豆,或拌大黄米饭吃。满族人还会用猪下水油加面碱捣烂,抟成拳头大的猪胰子(猪油肥皂),留着洗衣服或被面十分好用退泥。
满族是淳朴好客的民族,宁可自己检省也要盛情待客。所以,杀年猪都会热情地请左邻右舍,或同哈喇(姓)的亲戚前来吃肉。你请我,我请你,既邻里关系相处的很融洽,又使得村屯里早早的就充满了过年的喜庆味。
满族人的习俗是杀完年猪后,会留出一些猪肉剁成肉馅,然后和上酸菜或白菜馅包出大量的饺子冻上,以备从初一一直吃到正月十五,来了客人也可以马上煮饺子款待客人。这样很方便,省去了过年时剁肉馅、菜馅、和面、包饺子等许多的繁琐事。
“二十七,宰公鸡”。满族的年俗是腊月二十七这天要应时宰几只鸡,在去毛退好收拾干净之后,象冷藏猪肉一样埋藏在雪堆里备用。满族人家家养鸡鸭,因鸡与吉利、吉祥的“吉”字谐音,故在初一“鸡日子”的家宴里鸡是不可少的。母鸡还要留着下蛋孵小鸡呢,所以过年时家家杀公鸡上初一的家宴。
过年置办年货,大人小孩最愿意干的活就是“打年纸”。“打年纸”就是如今的“赶年集”。早年人们赶集置办年货,买的白糖、红糖、糖球、灶糖、黄烟、面碱,做菜用的花椒面、大料等物品,都要用一张张大毛头纸或黄裱纸打包捆好,所以人们称置办年货叫“打年纸”。
到了“年根底下”(岁末),十里八村的百姓都会张罗着前去赶年集“打年纸”。富裕些的家庭会穿上厚厚的皮大氅、戴着大皮帽子,拿着写好的“年纸单子”,赶着马爬犁或牛爬犁,带上大人小孩子一同去逛年集、打年纸,而家中贫寒的只能背筐挎篓腿丈步量的前去赶集。所以早年满族有句俗话:“穷汉子赶集——腿丈步量”。
过去穷人很多,但忙乎了一年总要置办一点年货,割上几斤肉称上二斤红糖,扯上几尺花布、买点对子(对联)、年画、挂签、鞭炮、翠花、鞋帽、皇历牌等年货,既有点过年气氛又充满了对新的一年的企盼,还能让小孩子高兴高兴。正如那老民谣所唱: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太太要新布衫,
老头儿要个新毡帽。
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时虽然家中生活拮据,但总要买些花生、瓜子、大糖球等三十晚上吃。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大杂拌儿”。大杂拌儿是将果脯、杏脯、桃脯、金糕脯、甜瓜条等掺在一起,五颜六色、甜甜糯糯的。还有一种杂拌儿是将瓜子、榛子、糖冬瓜条、糖碗豆、花生粘、核桃粘等掺在一起卖的。除夕夜守岁时,全家人各自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品种。
赶年集“打年纸”,小姑娘要发卡、翠花、花手绢,小小子则要炮仗。炮仗有好多种最小的叫“小鞭”,声响不大,但价格也是最便宜;二踢脚是两个响,一声响后便飞上天,在空中再来一个炸响;摔炮是往地上一摔便可响;盒子花是一个档次较高的花炮,盒内装有二十来个剌花炮,点燃后一颗接着一颗冲上天色彩缤纷。
早年,商家店铺还会燃放一种叫“旗火”的花炮。旗火又叫“起火”,形状如大炮仗绑在一个4、5尺长的秫秸上,点燃之后会“哧”的一声钻上天,在空中迸发出漂亮的火花。相传,“旗火”是当年清满洲八旗兵行兵布阵时燃放的号炮,因其在夜空中有声响且火花色彩缤纷,故后来成了民间百姓过年时燃放的花炮。
到了腊月二十八眼看就要过年了,满族的习俗是“二十八,蒸供花”,这与汉族习俗“二十八,把面发”略有不同。汉族的习俗是二十八这天要发面蒸许多馒头以便过年时吃,而慎终追远的满族则是在这天要把面做成穆丹(搓条饽饽)、黏豆包、小饽饽、撒年糕、萨其玛、同心饽饽、五色油糕等上供饽饽,以在大年三十晚上供祀祖宗及各位神祇。
过年时豆腐、豆芽是大年里的主菜。人口多的大家庭都自己做豆腐,人口少的人家则去豆腐坊买。有的鲜吃,有的是切成小方块过油后贮着,留着随时做菜吃;有的则是冻上好吃的冻豆腐。早年间,黄豆芽、绿豆芽是满族人家冬天的主菜,年前家家都会用大瓦盆或木槽子生不少豆芽。生豆芽很简单用热水烫一遍之后,待水晾凉了倒掉,便可蒙上湿布放在炕头或窗台等暖和地方。之后,每天用清水过两遍,三四天后豆芽出来了便可以吃了。可以炒肉、炒咸菜、做汤,也可以下火锅或焯水后拌凉菜、炝菜皆可。
腊月的二十九,汉族的年俗是“二十九,把油走,贴上对联烫壶酒”。意思是过年的活计已全部忙乎完了,该过油的食物过油炸一遍,贴上对联就可以歇歇了。满族的年俗是“二十九,糊供斗”。满族信仰萨满教,有在过年时祭祖宗、祭天地神的祀俗,那祀神用的香斗又称“供斗”是上供用的,故在年前一定要糊好。
过年前人们有两件事是必须做的,一是洗澡,为的是洗去污秽、洗除不祥,干干净净过大年。二是男人们要剃头。满族有旧习讲“正月里剃头死舅舅”,所以正月是不能剃头的,于是人们纷纷在过年前剃头,故有俗语道:“有钱没钱,剃头过年”。
腊月的二十八、九日临近年根了人们都很忙,女人们忙着包冻饺子、蒸豆包、蒸祭祖接神用的“供花”。男人们除了“糊棚”、“贴对子”、“贴春条”、“粘挂签”、“请门神”,还要糊祭天地用的“香斗”,还要竖起高高的灯笼杆,灯杆的顶端上栓绑一枝翠绿的松树枝。
过年时,满族家家在门前或院内竖立灯笼杆。灯笼杆下还设有供桌,上摆有糕饼、供饽饽、供果。夜里红灯笼高挑,满族称之为“立天灯”,传说其有驱逐鬼魔、明亮吉祥之功。早年高高的灯笼杆上置有灯碗,碗中盛有獾子油、熊油或苏子油晚上点燃,曾是满族各“哈喇”(姓氏)村屯之间,传递平安、危险或有其他哈喇族人来袭等信息的工具。
灯笼杆是满族森林崇拜、神树崇拜、神杆(索罗杆)崇拜的遗存,是由萨满教“通天神树”演变而来的。满族认为高高的灯笼杆可通达祖宗神和天神居住的天堂,所以各家各户的灯笼杆互比高低是越高越好,故有“比灯”之俗。东北的汉族人受满族的影响,过年时也高高地竖起灯笼杆,但他们的传说则具有浓重的中原汉文化色彩。
传说,神魔小说《封神榜》中,姜子牙奉原始天尊之命封神,他尽心竭力地认真办事分封了诸多各路神仙,到了最后一看竟没有了自己的位置,于是他只好在各神祇处游走巡视。到了大年三十这天,各位神祇都归位了他便无处可去了,只好蹲在旗杆或灯笼杆上。故此,关东有民谚:“什么事都得想得开,姜子牙还蹲灯笼杆呢!”
相传,人们为了取悦百神忌讳的姜子牙,故在大年三十这天立灯笼杆,请其前来镇宅护院并设小神案焚香祭祀,直至正月十五以后方各自撤下。
作者富察宝仁简介:富察宝仁先生退休前在园林局担任绿化处处长。现在先生担任的社会职务主要有:吉林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北华大学客座教授、舒兰市人民政府历史文化顾问、吉林省满族文化经济促进会副会长、吉林市满族联谊会副会长、吉林市满族文化研究会理事、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吉林省长白山文化研究会理事、吉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道教玄帝观、灵仙府复建顾问、吉林市园林绿化协会秘书长等。
富察宝仁先生写有很多著作,特别是关于满族历史与文化的书籍,主要有《大东北满族旧事》丛书,是吉林省地方志资源开发立项项目。丛书约124万字,分为《大东北满族旧事·历史文化》《大东北满族旧事·岁时文化》《大东北满族旧事·俚俗文化》《大东北满族旧事·建筑文化》《大东北满族旧事·萨满文化》等5册。我们平台经过授权,曾发表部分文章。有意购买收藏此书的,可以与作者富察宝仁先生联系。
我们平台已经发表《大东北满族旧事·历史文化》中的部分,现在先生又提供《大东北满族旧事·岁时文化》,我们将陆续发表。
2月5日发表《正月初五,满族的祭财神、揑破五》,
2月6日发表《满族人过大年的年俗》,
2月7日发表《满族人接姑奶奶的节日》,
2月8日发表《满族的冰灯传承久远》,
2月9日发表《满族的萨满祭祀》,
2月10日发表《小雪漫山白,满族捕貂忙》,
2月11日发表《正月十五满族青年男女跳笊篱姑姑舞》。
满族文化网
年节俚俗作者富察宝仁满族有民谚:“小孩盼过年,过年就拉馋”。过年是一年中最喜庆的日子,充
或者所谓春天文|余光中图|网络编辑|烈马青葱或者所谓春天也不过就在电话亭的那边厦
■程进升触摸一段枯木长出的新芽品闻一壶老酒浓香的散发阳光和煦跃入万户千家风儿舞动曼妙轻纱天地浩大展
■缪菊仙关于年节,除了吃喝的准备,父亲最重视的是春联和历书。父亲是个极有仪式感的人,他在春联里开启
王靓,甘肃庆阳人,青年女画家。现任西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画院研究员,长期从事美术专业工作,职业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