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讲
为原书每一段话备注标引,给每一个标引词群集类分;
按照一定规则将大类排序,于是有了全新的《论语》。
(资料图片)
第十讲比较
此篇取名“比较”,而不是“比对”或者“比照”,因为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对象可“对”、可“照”。
我学《论语》已经有几年了,笔记是纯手工逐字录入。参考对象有纸质的整本的书,也有网络上对某一段的解释。
今年参考的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简体字本),200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2016年重印。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
我拿我的笔记和该书进行比较、推敲,很受启发,有很多收获,进行了多处修改、调整,但同时也还存有很多疑惑。
我一直坚持,对《论语》的注解没有标准答案。我不想迷从杨先生,也不想让疑惑一直是疑惑,所以将我在今年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拿不准的地方列于此篇,希望能和读者们一起讨论、共求进步。
【评弟子】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先进”“后进”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仕进的先后、做官的先后;一种是进学的先后、毕业的先后。吾从后者。
“野人”“君子”也有两种解释:一种以为是质、文之分,另一种解释为“野人谓郊外之民,君子谓贤士大夫也。”
“君子”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出身高贵的人,一种是道德高尚的人。孔子强调的还是道德的高下。“君子”的反面是小人、野人,“小人”可指身份低下,也可指道德低下。但“野人”和“君子”相对,应是指身份的低下。
古代大学主要是学礼乐,孔子培养学生的最高目标也是礼乐。“先进于礼乐”“后进于礼乐”是指先后完成高等教育的学生。“野人”和“君子”也是指这两类学生,他们的家庭出身和身份地位不一样。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孔子的弟子,早期学成的多半是寒门,地位低贱;晚期学成的多半是世家,官宦子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是说孔子更看重苦孩子,苦孩子学得更扎实,执行力更强。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未曾有过爵禄的一般人,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仪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要我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评弟子】【十哲】
11.3 德行:颜渊、闵子骞[qiān]、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zǎi]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唐开元八年定祭孔之制,以此十人配享,号称“十哲”。
德行,是个人修养,主要标志是安贫乐道,沉默寡言,埋头苦干,而且是大孝子。颜渊虽然年龄最小,但仍排第一,因为老师对他最认可。
言语,是口才和外交才能。
政事,是从事政治事务的才能,包括理财、治国、用兵。
文学,不是今天说的“文学”,而是相对方术而言。方术是古代的自然科学,也包括各种迷信,文学是古代的人文学术(文学和文化知识)。文学这两人(子游和子夏)对儒家经典的传授贡献最大。
孔子重行胜于言,他最看重的是德行,其次是政事。德行、政事都是行。
孔子讨厌能说会道的人,但言语好,会背诗,至少可以应对宾客,使于四方。
文学和言语不一样,言语是嘴巴讲的,文学是写下来的。就像今天学校里开的语文课,听、说是“语”,读、写是“文”。
孔子死后声名益盛,主要还是靠言语科的宰我、子贡和文学科的子游、子夏。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文学”译为“熟悉古代文献的”。}
【评弟子】【季路】
11.13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闵子,就是闵子骞,尊称。
侍侧,弟子在旁,或坐或立。
几个学生陪着老师聊天,姿态、神情都不一样。訚[yín]訚如也,和悦而能尽言的样子,谦和而恭敬的样子。侃侃如也,比较轻松、比较随便,说话理直气壮、中气十足的样子。
闵子骞是道德先生,在孔子身边,比较严肃、庄重、得体。冉有、子贡,年纪比较轻,随便一点,也算合适。只有子路,行行(hang hang,都是4声)如也,雄赳赳、气昂昂,混不吝,X天X地X空气,刚烈,嫉恶如仇。
子乐,看见子路这样子,孔子也忍不着笑场了。子路愣头愣脑,牛气哄哄,孔子说他恐怕“不得其死”,不得善终,活不到寿限。
没想到老师一言成谶,这也不是孔子希望的吧。后来,子路死于卫,被人砍成了肉泥。不过还好,死则死耳,死得也挺有风度,据说临死前先正了正衣冠。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子乐”译为“孔子高兴起来了”。}
【评弟子】【季路】
11.15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路是个粗人,本就不喜欢音乐。奈何老师好乐,所以多少粗浅也学了个皮毛。水平确实不咋地,根本入不了孔子的耳,说就你这水平,也配称是我的学生?作为学生被老师看不起,被老师一而再地贬,其他同学当然也便轻视他。
子路对孔子是很忠心的,虽然鼓瑟的水平不咋地,办事水平也不咋地,但是忠心可嘉,所以还是应该给他留点面子,让他在同学中不至于太尴尬。孔子估计也是感觉自己的话说得有点过了,就往回收。他说子路的水平也还可以,至少从庭院顺阶而上,到了外面的堂屋,只不过还没有进入内室罢了。算不上精通,起码也算入门了。
先入门,次升堂,最后入室,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译为“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来弹呢?”}
【评弟子】【颜渊】【子贡】
11.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回是颜回,赐是子贡。颜回对子贡,屡空对屡中,受命对不受命。
庶,庶几,几乎。
货殖,做买卖。
亿,通“臆”,揣度。
颜回哪是听天由命,安贫乐道啊,他是没办法,干什么什么不成。谁也不是天生想当道德先生,只是干不了别的。谁也不是不想升官发财,只是没那个本事。所以,就“认命”了。
子贡不一样,子贡精明,不安守本分,倒买倒卖,每次都能预测准行情。点儿正,考的都会,蒙的全对,不想发财都不行。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颜回的学问道德差不多了罢,可是常常穷得没有办法。端木赐不安本分,去囤积投机,猜测行情,竞每每猜对了。”}
【共勉】【善人】
11.2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善人就是大好人。
子张问怎么做善人,孔子回答:“不随大流(随心,言行出于本心、良知),但这不是最高境界。”
最高境界当然是圣人,善人虽然比较高了,但还是比不了圣人。
有一种解释是不经过学习而本性纯正的人称为善人。
这样就可以把“不践迹”解释为“不用学习”,不学习而天生就是“善人”的程度,因为“天生”,所以很少见。但是通过坚持学习而追求本性达到纯正的“有恒者”是可以见到的。
天生善人已经很不错了,可算登堂,但还不能算入室,离圣人的境界还差得远呢。在孔子的价值体系里,圣人才是最高的标准。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善人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学问道德也难以到家”。}
【言】【行】
11.21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论,lùn ,分析和说明道理;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文章或理论。
笃,诚实可信。
与,赞许。
“论笃”就是“论笃者”的意思。
“论笃是与”是“与论笃”的倒装。
赞许言语笃实的人。但是还要进一步判断,看他是真君子还是表面上装得老实?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总是推许言论笃实的人,这种笃实的人是真正的君子呢?还是神情上伪装庄重的人呢?”}
【评弟子】【颜渊】
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畏,是围困、拘囚之义。
颜渊落在了后面,他跑出来以后,孔子见到他,不无担心地说:“我以为你死在了后面呢!”
“子在,回何敢死”,我是侍奉您的人,可不敢早早地就死了。大难不死,难得颜回还能跟老师开一句玩笑。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前半句)译为“孔子在匡被囚禁了之后,颜渊最后才来。”}
【评弟子】【冉有】【季路】
11.24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季子然,季氏子弟。他问孔子,仲由、冉求算不算“大臣”?
孔子对季氏家的人向来不客气,他说,我还以为你要问多么高深的问题呢,就是问他俩呀。真正的“大臣”,以正道侍奉君主,如果大道不行,那就辞职不干。言下之意,像我这样的才能算“大臣”。他们俩只能算是“具臣”,即有才干的能臣。
季子然又问,他们会对主子言听计从、忠心耿耿吗?
孔子说,杀父弑君的事他们是不会跟着干的。
子路和冉求都是政事之材,并先后为季氏宰。孔子对他们的评价是两个人都有才干,虽然做不到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也是很坚定的。
尹氏曰:“季氏专权僭窃,二子仕其家而不能正也,知其不可而不能止也,可谓具臣矣。是时季氏已有不君之心,故自多其得人,意其可使从己也。故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其庶乎二子可免矣。”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吾以子为异之问”译为“我以为你是问别的人”。}
标签: 论语十讲(第十讲
《论语》十讲为原书每一段话备注标引,给每一个标引词群集类分;按照一定规则将大类排序,于是有了全新的《
永久链接我们非常荣幸地与Domestika一起实现了一个围绕字体识别和图形系统的课程。在这个课程中,
瑞典艺术家EmelieAbrahamsson,自2018年以来,她一直在从事陶艺工作,并于2
-第 71篇原创文章-类似的问题曾有两三个人问过我,每次我都介绍一些比较容易做到的方法,让他们慢
诗 余大中悠悠诗史,赫赫史诗;文学流派,百舸千楫。源源无邪,涓涓楚辞;汉魏建安,高潮再起。巍巍三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