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 正文

山东手造推荐官|“饽”然心动

  • 2022-04-20 16:08:13 来源:腾讯网

聪明又手巧的胶东妇女常在节庆期间用面团做出鸳鸯、鲤鱼、龙、凤、寿桃等造型,蒸熟凉透,再点染五彩缤纷的颜色。作为正宗的胶东人,从小我就看着家里的老人做这些花样的面食,他们告诉我,这叫“花饽饽”也叫“花馍”。在我现有的十八年的人生阅历中,我发现无论是过年、结婚、生子等等重要的日子或场合中,都会有它的身影。而它最早产生于什么时候,没人告诉我,姥娘只说:“你的姥娘会做,你姥娘的姥娘会做,你姥娘的姥娘的姥娘会做……”

我和胶东花饽饽就此结缘。胶东花饽饽习俗是胶东妇女根据地域特色、节日和生活习俗而创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淳朴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我曾经在一部电影中看到这样一个片段:

“首长们,你们可算是来了,小鬼子这些日子可把咱们老百姓糟蹋苦了。”

“大妈,放心吧,咱们八路军一定会把小鬼子赶出中国的。”

“这是乡亲们凑出来一点儿白面,做了这花馍,虽不能让战士顿顿都吃白面,但也盼着这白面馍能给战士们打打气!”

我虽然不知道这花馍最早始于什么时候,但我知道这花馍始终包蕴着胶东人民代代相传的质朴品质。

正是在这种代代相传的质朴品质的影响下,农村妇女曲丽荣、村民口中的曲大妈,将胶东花饽饽这门手艺传承了下来。曲丽荣,烟台市胶东花饽饽项目非遗传承人。据曲大妈本人口述,她从十二岁学习制作胶东花饽饽开始,一直做到如今六十岁的花甲之年,足足有四十八年之久。因为制作胶东花饽饽手艺超群,因此在十里八乡也都有口皆碑。虽说如今已年至花甲,但对自己的作品也仍信心十足。曲大妈自信的说道:“即使再过个十年二十年的,我也还能做!”

“烟台人有个传统,不管谁家孩子结婚,都会做上两大盆花饽饽。这两大盆,一盆里有六条鱼,金鱼、鲤鱼,还有一串荷花,这叫荷花见宝,中间还有一对白天鹅,这叫‘白天鹅不起飞,元宝堆成堆。仙鹤空中舞,新郎新娘一辈子福。’”织女下凡巧手难描,马良在世也画不就,双手飞舞之下,便是龙凤呈祥,或是仙鹤飞舞,或是寿星献桃。曲大妈用最朴素的语言,用她从上一代人口口相传中,刻在脑海中的烙印,还有那一套一套说不完的顺口溜表达着传统对美好事物的祝愿和向往。当我们问及曲大妈为什么如此坚持这门手艺时,曲大妈如是回答:“爱好嘛。睡不着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做梦的时间都能梦到小狮子一蹦一蹦的,等醒了以后,自己也是满脑子寻思自己也能做出来,干脆别睡了,活动活动让自己别再睡过去,脑子里想着我白天就能做出来那个小狮子、大狮子、龙啊、凤啊。”正是体现着一代手艺人对一门手艺日夜冥思的守护和珍惜。

在这份热忱的激情和良苦用心的促使下,曲大妈努力将这门手艺传承给自己的女儿,也相继收了不少的徒弟,况且当同行有认可这门手艺时,曲大妈也会毫不吝啬的将这门手艺免费传授给他们。这是一代老手艺人,更是一代匠人的品德和坚守。守着这门手艺继续发扬,继续发光。

和曲大妈一样坚守初心,不断创新的还有孙雪堂和刘冰清两位手艺人。

在每年春节前几天,为使正月里不用再做主食,家家户户都会蒸花饽饽,同时要做四个“圣虫”、八个大枣饽饽等。大枣饽饽等用来供奉先人;“圣虫”则放在馒头缸里,可保当年丰收,不会断粮,表达民众一种向往生活富足的思想。这项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了,这匠人精神也随之代代相传至今。正如烟台莱州的孙雪堂这样的老手艺人坚守着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太平盛世,用自己手中面团“巧手捏万物”。只见扭转一花开,巧手揉捏白鸟来;龙凤人间何处见?不禁相伴露面来。据她本人所说:“就是俺娘会做,过年过节又是她要做,我就跟着学,年纪逐渐大了,自己就爱好上这项事情,有空有事我就做。”从事面塑工作四十多年的孙雪堂,现已成为不是专业的专业。作品花样繁多,有大有小,古朴自然,惟妙惟肖,艳丽素雅,风格不一。在孙雪堂手下,金鱼活灵活现,龙凤呼之欲飞,寿桃富贵吉祥。花开富贵、金玉满堂、福寿绵绵,看着她手下的作品,就像在看一幅喜庆的年俗画,更是让人看到了曾经哪个艰苦难耐的年代,面朝画图背朝天的老农民的执着坚守。近些年来,孙雪堂老人也开始尝试新的花样。结合社会实事,像疫情期间,老人家做一些抗疫战士——穿着防护服的“大白”;再比如“冬奥会”期间盛行一时的冰墩墩、雪容融,这两个吉祥物,在老人手下都活灵活现。

还有时代青年刘冰清——巧手做花馍,非遗指间传。

在传承和坚守下,这位年轻人为了让祖辈传统手艺得以传承和发扬,2020年11月,应当地驻村第一书记的邀请下,带着她的技艺进村,进行职业技能面点培训,无偿向农村妇女传授面点制作技艺,首期培训就有10余名妇女报名学习,凭借所学的一技之长增加经济收入。她在驻村第一书记的积极推动下,设立了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传承点”。弘扬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推动村内闲置的劳动力掌握技能,以传统手工技艺撬动劳动力就地转移,带领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开拓增收渠道。对胶东花饽饽的未来,刘冰清充满了信心。她介绍,“下一步我们将助推乡村传承点的发展壮大,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体要利用好乡村文旅研学基地的资源优势,开发乡村旅游线路,开设非遗研学课程,研推花饽饽创意产品。在打造乡村厨房特色品牌的同时,加快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致富,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发展。”

儿时的我,因父母的忙碌,经常被送到姥娘家,而姥娘也用她手下的面团,弥补了父母的偶尔“缺席”,我也正是这样在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中吃掉了不计其数的孙大圣。如今愈发忙碌的我,被学业、疫情和各种繁杂事务不能常回家看望这位可爱的小老太太,仅借此童年的记忆、传统的民俗,民族的瑰宝来慰藉自己。

作者简介:

吴孟霖,山东省烟台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生。

指导教师:张然

标签: 山东手造推荐官|饽然心动

推荐阅读

山东手造推荐官|“饽”然心动

聪明又手巧的胶东妇女常在节庆期间用面团做出鸳鸯、鲤鱼、龙、凤、寿桃等造型,蒸熟凉透,再点染五彩缤纷的

文学鉴赏|谷雨

雨润百谷晴方好,气温骤升霜期了,平畴翠浪涤寒潮。作物新种,点豆扦苗,趁忙炊烟黄昏袅。绿萍淡荡樱桃红,

谷雨|水润万物,雨生百谷

谷雨,是春日的最后一个节气。时岁之暮春,春色烟景,更为明媚、浓郁,富有朝气。谷雨,亦是孕育生机的好时

今日谷雨!愿你不负春光,不负己

(图片来源:漫画家白茶)“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化雨迎来了这个诗意的时节杨花飞舞,草

来了!今天10时24分!

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今天10时24分我们迎来“谷雨”节气暖风伴着细雨花瓣轻轻飘落氤氲的大地上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收藏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