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 正文

歌声里的怀念

  • 2022-04-09 16:37:43 来源:腾讯网

2022年4月7日下午,《我爱你,中国》原唱者、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惊闻一代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先生逝世,我非常地难过。她的音容笑貌虽相隔多年,却还是那样的清晰,她的歌声依然在耳边回响缠绕。

叶佩英先生最为广大观众熟知的代表作是《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是上世纪70年代末,著名词作家瞿琮和著名作曲家郑秋枫为一部反映爱国华侨心系祖国的电影《海外赤子》创作的。

80年代初,她应海军、交通部之约来青岛参加全国青少年航海夏令营开营仪式,并为岛城人民演出。期间,根据会议安排她与刘淑芳、娄乾贵、左伟等一行艺术家来青岛港参观港口,我负责陪同。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拖轮上,一睹了老艺术家们难忘的风采。当时,港口拖轮接待任务还不是很多,并且有纪律,对接待的客人是谁,船员们不去过问。但是,这次得知是家喻户晓的歌唱家们到船上做客,大家都喜出望外,更是热烈欢迎。

因为大家都非常喜爱他们的歌声,只是没见过歌唱家们本人。这一次“近水楼台”不仅能见到歌唱家本人了、说不定还能聆听他们早已耳熟能详的歌声,所以船员们分外激动。

拖轮的船长也是这几位歌唱家的粉丝,应大家请求,他就向我提出来,能否破例满足一下大家这个愿望。船员们的想法也正中下怀,与我不谋而合,于是我就把这个请求委婉地转达给几位老艺术家了。谁知,我的话音刚落,几位歌唱家就异口同声地说:“好啊”!

消息传开,在碧波荡漾的栈桥前海,船长立即命令把拖轮停下来,熄火、抛锚。不一会儿船员们就立马集合到甲板上,连底舱加油的轮机员们,也顾不上擦把脸,就汗水淋淋地爬上甲板,站到了不足十人的“观众”队列中。

记得当时正是夏季,烈日当空又接近中午,海上温度高达30多度,虽然有不大一块儿篷布遮挡在甲板顶部,但随着拖轮在海上随波漂动,烈日也像探照灯一样紧追不放,对遮阳来说已无济于事。更何况海上吹来的风都是湿漉漉,热乎乎的。

船里船外,都闷热得要命。当时,叶老师站在甲板上是第一个演唱,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大家所喜欢的《我爱你,中国》。她当时穿了一件浅色的短袖衬衣,顶着烈日,充满深情地演唱了这首歌曲,歌曲的每一个乐句,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冒着高温,水也没顾得上喝一口,又演唱了一首《铁蹄下的歌女》。每首曲目演唱前后,她都很有仪式感的像在舞台上一样,开始前和结束后,均温文尔雅地对着鼓掌的船员们屡屡鞠躬致意。

此时,她的脸庞流着汗珠,衬衣也被汗水打湿了,但却没有一句怨言。当船员递给她毛巾擦汗时,她乐呵呵地点点头,嘴里连连致谢。在高温的甲板上,歌唱家们一位唱完,另一位立即接上;一首连着一首,全神贯注地为船员们演唱着,没有一句怨言。最后还欣然与船员们合唱了《祝酒歌》。

甲板当舞台,海涛奏和弦。刘淑芳老师的《宝贝》、《船歌》、娄乾贵老师的《金瓶似的小山》、《为了一块儿牛排,出卖了巴黎》等,艺术家们声情并茂,一丝不苟,格外认真,虽然是清唱,歌曲演绎难度较大,但却难不倒老艺术家们,扎实的功底,艺术的魅力更让船员们亲近、感动。

一曲下来,船员们激动不已,掌声融着汗水,在大海上此起彼伏。艺术家们德艺双馨、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风采也伴着歌声,深深地留在船员的心上。这次“海上演出”不仅给船员们带来了艺术享受,也使码头工人真正领略了老艺术家德艺双馨的风采。

多年后,每当聊起此次别开生面的演出时,船员们都会津津乐道地谈到曾经的感动;还会颇为感慨地与这些年来,各个层面的“大腕”、“网红”们,做一比较。结论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这也是我第一次面对面聆听这几位老艺术家的歌声。虽然时间较短,但获益匪浅。这对我以后从事企业文化传播,利用音乐这种形式,传播企业文化,用文化熏陶人,造就人,增强企业职工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企业知名度、打造企业竞争力,都有着重要启示和帮助。

1985年,我受命与青岛电视台合作,拍摄了全国港口企业的第一部电视音乐风光片《美丽的青岛港》。从此开始了通过这种形式,传播企业文化的先河。由李焕之谱曲的《美丽的青岛港》随之产生,成为青岛港的港歌,青岛港第一届艺术节,也由此拉开序幕,每年一次,一直搞了20多届。

全国青少年海上夏令营在青开营后不久,叶老师一行就返京了。我与叶佩英等几位老艺术家相处虽然只有几天,但他们和蔼可亲的面容,他们的风采犹存我心;《我爱你,中国》深情的歌声,永远在我心里回荡。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叶佩英先生一路走好,我们在《我爱你,中国》的歌声里怀念您,人民不会忘记!

作者:李明才 笔名:黎言,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会员

标签: 歌声里的怀念

推荐阅读

歌声里的怀念

2022年4月7日下午,《我爱你,中国》原唱者、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在北京

诸城常山上的苏轼元素

常山,位于诸城城南10公里处,海拔297米。原名卧虎山,因形如卧虎而得名。苏轼在《雩泉记》中说:“东

这些成语,竟全来自于书法!

—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一树梨花落晚风

木笔老师有一方院落。院落里,有一棵梨树。那棵梨树,树高枝密,原生态生长。每到仲春,木笔老师的院落,美

七绝 喜见春燕归(外五首)

诗文:潘潇广周恒旗一木一石善泽书法:张耀灵(济南)七绝喜见春燕归潘潇广(青岛)红梅飘落百花飞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收藏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