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适合赏花、适合踏青,更适合读书。那些等春来、与春伴的日子,收录着期盼与美好,也在朗朗书声中绽放。这个学期的第7周(3.28—4.2),2022年的3月,也在忙碌中倏忽而过。
这一周的语文课上,孩子们学习了《大雁归来》。作者是美国著名生态环境保护主义先驱——阿尔多 利奥波德,“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和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
从耶鲁大学毕业后,买下了一个废弃农场,举家迁入农场的一座破旧木屋里。此后的十几年里,利奥波德在这里观察自然的变化、思考土地的命运,由此创立了“野地动物保护学科”,提出了“土地伦理”观念——人类对土地应摈弃征服者的姿态,代之以谦恭平和态度。
利奥波德笔下的大雁,是报春的使者,是有灵性的候鸟,善远飞,喜群居,重感情,开朗活泼热情,有联合观念,读来有一种“发现的快乐”。
作者对大雁的迁徙发出由衷钦敬,为大雁担惊受怕,为遍体创伤的孤雁感到伤痛,更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对大雁的一切生命活动,从觅食到鸣叫,作者无不由衷喜爱,或直抒胸臆,或含蓄抒情。
青春是诗的岁月。在课文的启发下,一首首小诗从孩子们的笔尖涓涓流出。
大 雁
陈艺桓
冲破三月暖流重重的雾霭,
穿过无人的小洲和沙滩,
跳动着满身飞溅的水花,
平静又热烈,
抖落脆弱香蒲上的冬天。
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
一阵喧嚷而亲切的呼唤,
摇晃着如凋零的枫叶,
低语又争吵
洒下一个春天的问候。
从中国海到西伯利亚,
从尼罗河到摩尔曼斯克,
从幼发拉底河到伏尔加河,
从林肯群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
玉米粒横渡云层,
联合不隔阂
等待白头翁花盛开。
悲伤的诗歌
顾陈筱
是从何时开始,
你形单影只。
玉米地上,不再见互啄的亲昵。
你深情的伉俪在何方,
是从何时开始,
你声调忧郁。
池沼水面,不再见第二圈涟漪
你可爱的子女在何方
是从何时开始,
你频繁地鸣叫与飞行
碧蓝空中,永远是寂寞的单数。
你最爱的亲人又在何方
模糊了,缥缈了,破碎了
它们再也回不来了
偌大的世界,
只剩悲伤的你啊。
忧郁的诗歌
潘小易
11月
你们南飞
目空一切的
高高飞过沙滩和沼泽
你们知道
对准你们的是一把把猎枪
你们知道
我这只孤雁
已早早地来过这里
又悲痛不舍地快速离开
你们知道
我的亲人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一个又一个离我而去
倒在黑漆漆的枪口下
如今
那斑斑血迹早已褪去
人类的罪名却永远不能洗白!
忧郁的歌在大地上空盘旋
愚钝的人啊
你何时才能明白如此简单的道理
雁
任仁
11月,
当雁群目空一切的
高高飞过沼泽与沙滩
你形单影只
你“不啄饮”,拼命追随着
你万声鸣叫,可谓“飞鸣声念群”
在高远浩茫的天空
略显迷茫、焦虑
这不就是: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而又: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吗?
孤零零的雁儿啊
是伤心的单身
这是一首孤独,焦虑的诗歌。
大雁的声音
汪祺
天空中
一只孤雁垂着头沮丧飞过蓝天
穿过白云
发出忧郁的鸣叫
打破了春风的恬静
只为找寻曾经那个温暖的家
它们的每一声鸣叫
都牵动着我们的心
激发着爱鸟者的感伤
池塘边
一个个隐蔽起来的猎枪早已整装待发
静候大雁的归来
大雁一声不响地飞过沼泽
也仍有几只难逃死亡的深渊
又有几个家庭因此破裂
子弹的射击
早已盖过大雁欢快的鸣叫
滚滚的浓烟
早已挡住了大雁飞翔的蔚蓝天空
走近利奥波德,走近《沙乡年鉴》,孩子们对人类、对自然、对人与自然、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了认真反思,认识到“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认识到人类应该敬重自然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
由大雁到人类,由自然到社会,孩子们还联想到“俄乌战争”。曾经的手足兄弟,为何枪炮相向?大雁南飞,整个地球的大雁都能够联合起来,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却让和平支离破碎。
也许,现在的孩子,未来的脊梁,能够联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美,国与国的和平。
三月,适合赏花、适合踏青,更适合读书。那些等春来、与春伴的日子,收录着期盼与美好,也在朗朗书声中绽放
时逢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4月1日,在潍坊青州市高柳镇东朱鹿村,今年94岁高龄的赵金先老人同他
文创产品要真的“文创”北京故宫文创产品“人参茶礼”南粤古驿道可穿戴的非遗文创美育教具“狮头”陕西历史
作者|李汉平、张芸荟、李昌奇、张彬彬▲红色讲解员评比竞赛奖杯近日,第75集团军某旅开展红色讲解员
《风筝》清代:孔尚任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一群红裤小儿结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