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化 > 正文

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五)

  • 2022-04-02 21:36:03 来源:腾讯网

黄州之赋: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黄州位于今天的湖北省黄冈市。公元1080年,“乌台诗案”后,苏东坡被贬于此担任团练副使。

黄州,是苏东坡生命地图上的耶路撒冷,充满苦难却孕育出伟大和神圣。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

元丰三年(1080年)大年初一,苏轼和长子苏迈,在御史台差人的押解下从京城出发。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在二月初一到达了黄州,一个长江边上的穷苦小镇。

初到黄州,苏东坡内心充满着失落与彷徨,他刚刚从“乌台诗案”的噩梦中醒来,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沧桑之感。他曾在仙界,而如今却被打入凡间,以戴罪之身要开始那九九八十一难的修行,他需要在尘世中重新安顿自己,在生命中重新寻找自己,在精神中重新升华自己。

在尘世中重新安顿自己,从书生到农夫。在黄州,苏东坡首先面对的,就是生存的难题。他要带着一大家二十余口人在黄州活下来。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每月月初,拿出四千五百钱,将其分成三十等份,用长柄木杈一份一份地挂在房梁上,然后每天早上取下来一份。可是哪怕这样的精打细算,家里也面临着断炊的危险。

这年春天,苏东坡看上了城东的一片山垄,荒废着,有五十多亩。在友人马梦得的帮助下,苏东坡终于拥有了那片荒地,他脱去文人长衫,换上布衫短裤,成为了一位地道的农夫。他想起唐代白居易曾在流放时躬耕于忠州东坡,于是,他将这片城东的土地也命名为东坡,并自号“东坡居士”。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

--宋 苏轼《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刚到黄州,他们一家人先暂住在驿站——“临皋亭”。“临皋亭”靠近长江,年久失修,潮湿逼仄。

第二年一月,苏东坡带领家人伐木垒砖,在东坡建了一座农舍,有房五间。因房屋成时正逢大雪,他遂名为“雪堂”,并在墙壁上画了雪景,画的是雪中寒林和水上渔翁。此后,他便经常在雪堂中煮酒煎茶,写字画画,诗书待客。在和友人孔平仲的一首诗中,他描述了自己此时的农夫生活:

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

--宋 苏轼《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其一》

在生命中重新寻找自己,从济世到隐士。人生的种种际遇,让苏东坡百感交集。在“定慧院(苏轼曾暂时借住的一座山间破庙)”内,他一人面对残月、梧桐,他一人感受暗夜、孤寂,他发现自己,追问自己,审视自己: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宋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生命可以选择,他是否会另外选择?苏东坡有自己的答案,在给至交李常的信中,他写道: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苏东坡有着传统士大夫的风骨,风雨何惧?刀枪何惧?在道路的选择上,他宁愿做“幽人”“孤鸿”,也绝不迁就,更不低眉折腰,“道理忠义”“有益于世”始终是他处世的信条,他将用一生去坚守。

对于眼前的隐士生活,他十分恬然自得: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据说,当地太守看到此词,大吃一惊,难道苏轼要逃走?于是他急忙赶到苏轼的家中,发现苏轼睡得正香,这才放下心来。

在精神中重新升华自己,从苦闷到解脱。初来黄州,生活窘迫,生存艰难,前途黯然,这一切,都成为了苏东坡苦闷的根源。元丰五年(1082年)春,在黄州的凄风冷雨中,在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中,苏东坡即兴写下《寒食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宋 苏轼《寒食雨二首》

他自己不曾想到,这一诗帖,后来被世人评为天下第三行书,与王羲之、颜真卿比肩而立,足足惊艳了1000年。他的诗,真情涌动,苍劲沉郁,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他的书法,淋漓多姿、意蕴丰厚,一气呵成,成为苏轼书法的代表之作,充分体现了苏轼 “自出新意,不践古人”的书法精髓。

渐渐地,苏东坡从苦闷中走了出来。在黄州,他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春种秋收,风吹雨淋,把根深深扎在黄州的泥土里。

他开始笑对风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 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愈磨难,愈强大;愈贫乏,愈坚韧;愈叵测,愈乐观!以不变应万变,以欢乐对苦难!这就是苏东坡,短短一首词,却将他的抗争、豁达、潇洒跃然纸上!

弘毅的精神滋养着他的文风,他的作品开始走向颠峰。在黄州西北,长江之滨,距离太守官邸数百步的地方,有一片赤色的悬崖峭壁倒映在碧绿的江水之中,当地人皆称为“赤壁”。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于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两次泛舟于赤壁之上,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千古名篇《赤壁赋》《后赤壁赋》。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宋 苏轼《赤壁赋》节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宋 苏轼《后赤壁赋》节选

在这两篇赋中,苏东坡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水光、山色、明月、霜露,他更通过一问一答和瑰丽的想象展开了对人生终极命题的思考,人生怎样才是有意义?人生该如何面对无法逃脱的苦闷?人该入世还是出世,该醉心于尘世的功名利禄还是淡泊一切?人生该如何面对痛苦磨难?他以佛、道、儒三家的思想为武器,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万事万物,化消极为积极,有限为无限,进而实现了精神上和思想上的伟大超越!伟大的作品就这样伴随着思想的升华而诞生!

苏东坡再次立于长江之滨,他立于历史的江畔,在这里,他凭吊古人,那故去的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让人景仰。于是,他写下又一首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黄州,犹如一座巨大的熔炉,重新塑造了苏轼的灵魂。在黄州,他站上了无与伦比的文化颠峰。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这段话是讲,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有个幕客擅长歌咏,于是问:“我的词跟柳永比怎么样?”(他)回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拿着红牙板,歌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是关西的大汉,(用)铜的琵琶,铁的绰板,歌唱‘大江东去’。”苏东坡因此而放声大笑。寥寥数言,写出了苏东坡开创豪放派词风,为宋词做出的不可估量的贡献。

在黄州度过四年零二个月后,元丰七年(1084年),宋神宗皇帝亲自下令,把被贬黄州的苏轼挪到离京城开封不远的汝州(今天的河南汝阳)。苏东坡再次启程,开始了人生的下一站。但终其一生,他都将黄州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来源:翻开江西这本书

标签: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五)

推荐阅读

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五)

黄州之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黄州位于今天的湖北省黄冈市。公元1080年,“乌台诗案”后,苏东

元代张雨57岁楷书《蕤宾铁琴诗》

张雨(1283-1351),字伯雨,号句曲外史,浙江杭州人。师法赵孟頫,清逸有晋唐风度。此卷为张雨等

在春风里,将相思放下

《唐婉》作者 张旸越州的窗纱有我半生哀叹桃花掂不起这春天暗暗与细软结仇你清俊的容貌是一片洁白的莲塘在

蔡襄晚年的代表作《纡问山堂帖》

北宋蔡襄书法纡问山堂帖纸本24 8x26 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丙午三月十二日晚欲寻

『艺术中国』张里建

张里建字石斤,号渔翁,1986年6月出生,浙江温州苍南人,现居上海。著名文化人,瓷画收藏家,书画艺术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收藏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