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出现了如八大山人、石涛这样著名的僧人艺术家,在云南,同样有一位以诗、书、画闻名的僧人担当。
担当本名唐泰,字大来,担当为其出家后的号。明万历廿一年(1593年),他出生在云南晋宁县的一个诗书世家。其祖父唐尧官是云南乡试解元(举人第一名),隐居不仕,留下了诸多诗文,在云南文坛享誉一时。其父唐懋德,万历时中举,后官至甘肃临洮同知,在诗文上亦有造诣。
唐氏族谱担当画像(引自《书画高僧担当》,云南人民出版社,2019 年)
交游极寰宇,永以布衣休
担当幼年时跟随父祖学习,聪慧的他博览群书,写得一手好诗文,13岁即开始将自己的诗作编成《翛园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唐懋德北上京师应选时带上了担当,担当得以游历南京、北京、临洮等地。4年后,他回到云南继续学习,准备科举考试。
但是中秀才后,担当一直没能中举,逐渐看淡名利,不再以功名为前途和出路。1625年,33岁的他因才学出众,被推荐到京师参加礼部的考试,但于他而言,这只是一次外出游历的机会。
6年时间里,担当登泰山、游天台、临雁荡、宴虎丘,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还四处寻师访友。他拜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为师,学习书法技艺;对著名诗人李维桢执弟子礼,学习诗文;谒见著名画家陈继儒,学习绘画。经过这番游历,担当眼界大开,艺术造诣上有了很大进步。
回到云南后,担当结识了正在云南游历的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徐霞客此前曾听说过担当,到达昆明后,专程前往晋宁拜会。担当热情接待了他,二人吟诗作对,谈天论地,结为知己。尽管清贫,担当仍慷慨解囊,为徐霞客之后的滇西之行资助旅费。20多日后,徐霞客才作别担当,离开了晋宁。
高士图(引自《担当书画全集》,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 年)
干戈日未靖,隐于鸡山岭
虽然不求功名,但多年的游历,激发了担当对祖国的热爱,也让他了解了民间的疾苦。然而,明朝末年,阉宦当道,狼烟遍地,大厦将倾,担当报国济民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他,选择独善其身,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待机而动。
比如,滇南土司沙定洲起兵反对驻守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担当前往参与平叛。不久之后,沙氏败亡。目睹国势衰微的担当有点心灰意冷,选择隐居,登上鸡足山削发为僧,法名普荷。正如他在诗中自述的那样:“干戈日未靖,余志日益寒,隐于鸡山岭,足遂缚于滇。”
永历帝入滇后,已经出家的担当又开始关注局势发展。永历帝退往滇西时,担当以云游为名,下山到腾冲一带寻找永历帝下落。及至永历帝被害,他终于断绝了报国的念头,蛰居在鸡足山和苍洱之间的佛寺。然而,青灯古佛无法排解其心中苦痛,他寄情于诗画与山水,抒发对时代变幻的忧愤。爱国的热情和正气凛然的品格,构成了担当艺术作品的风骨。
渔舟唱晚图(引自《担当书画全集》,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 年)
儒生而墨者,酒客亦诗仙
担当诗作收录在两部集子中,《翛园集》收录了他从13岁到50岁出家之前的作品,《橛庵草》收录他出家后的作品。两部集子约有1500余首诗,可见其创作力之旺盛。
担当的诗作题材很广,包括旅途见闻、民生疾苦、山川风景、抒情叙事等。他的诗,深刻但不是说教,愤世但不是无病呻吟,辞藻优美但不卖弄文字,很多都反映了热烈的爱国之情,坚强不屈的思想品格。
担当的爱国之心至死未渝:“形容虽槁心犹壮,读罢《离骚》一放歌”(虽然已经老去,形容枯槁,但我仍然壮心未已,读了屈原的爱国主义诗篇《离骚》,我亦想高声歌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知有赤忠凌碧汉,平生岂肯负千秋”(我的赤诚忠心苍天可鉴,怎能辜负了岁月而得不到展现?);“撑天拄地为气节,丈夫临难当自决”“不与江河共陆沉,长留砥柱在山林”(在国家危难之际,大丈夫当作决断,报效国家,即使难挽狂澜,隐居山林亦心系家国)。
担当常以诗明志:“守此寒香重此身,一樽常满未为盆。不知黄菊经霜后,今在东篱有几人”(我像陶渊明一样爱菊,我亦是那菊花,冷酷的冰霜吓不倒我,在寒霜扑打之后,依然傲立,散发清香)。“木槿花,名卑臭恶强交加,敢与宫锦争娇媚,合同野草委泥沙”(虽然木槿花朝开暮落,但它敢与宫中织锦比美,零落成泥也无怨无悔)。这些诗句都体现了担当不畏险恶的高尚情操。
担当也写了很多关于云南的诗句。如写昆明城“一关东控辉金马,双塔中分挂玉龙”;写大理三塔“足蟠大地安如鼎,光指层霄上映台”;写丽江玉龙雪山“玉垒千年存古雪,金沙万里走狂澜”;写宾川鸡足山:“只让中原推泰岱,更从两极藐昆仑”;写安宁温泉“不比华清小似瓢,不沾暖热气犹调”;写火把节“不逢七月先流火,忽到三更见落晖”。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不难感受到担当对家乡山川河流的深深热爱。
遗憾的是,因为文字狱的高压,担当在选编诗集时,把“悲歌慷慨、触及时忌者”都剔除了,这也使得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看到他更多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作品,但这毫不影响他作为爱国主义诗人的本质。董其昌评其诗“有少陵(杜甫)之法”,徐霞客称其为“滇南一人”。他的诗文流传开之后,不但为滇西各民族所学习和传颂,促进了地方文教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交往融合,而且为我们今天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人文留下了绝佳的一手资料。
担当的书法,早年颇有其师董其昌的风格,“书学大小王(王羲之、王献之)”偏于秀美。后期则笔走龙蛇,较为狂放,“若无怀素家风,便做张颠(唐代书法家张旭)亦可”,颇有自己的风格。同时,担当的画与他的诗在思想和意境上是相通的,在画作上往往题诗题字,诗书画互相配合,耐人寻味。
他主张“只欲肖形似,支离画之理”,追求画的传神写真,而不在乎形似。其画作多为荒村野渡、深山古寺、渔夫樵子、寒林秋色,这些画看似简单,寥寥数笔,却能将山水人物勾画得非常传神。他晚年时,曾作画一幅,山峦有颠倒之状,画上题字:“今日世界,不曾翻转过来。”充分表达了对时局的忧思,尽显忧国忧民之心。
担当作品风格对滇西书画艺术的发展影响很大,至今在云南文坛和书画界享有较高地位,对云南各民族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影响。著名书法家、剑川白族人赵藩曾对担当书画给予了“诗歌皋羽惊天问,书画香光证墨禅”的高度评价。
1673年,担当在大理感通寺圆寂,享年81岁。担当虽因偏居一隅,在明末清初不及八大山人和石涛名气大,但对云南乃至西南的书坛画坛却贡献实夥,无愧为明清时期云南书画第一人。
今日语
一诗画,一境界。诗书画俱佳的担当和尚以书为骨,以画为肤,配诗为魂,记录了云南的山川风景,他寄情于山水,以诗书而明志,抒发对时代变幻的忧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他的作品为滇西各族群众传颂学习,促进了地方文教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交往融合,成为研究滇西书画艺术的宝贵财富。
版权声明
——————————
原创稿件
如需转载,请联系今日民族
监制丨王 菁 编辑丨王 铖
排版丨纳梦月 校对丨李 明
标签: 担当和尚用书画勾勒人生
明清之际,出现了如八大山人、石涛这样著名的僧人艺术家,在云南,同样有一位以诗、书、画闻名的僧人担当。
规格:高3cm长7cm宽5 5cm重148g。和田玉料,油脂肥厚,包浆均匀,圆雕镂空透雕技法,技艺娴
惊蛰未响春雷草未青,冬眠动物醒中呻。水杉岸柳抽芽壮,清脆莺歌怪好听。顺口溜初春气温不正常,忽高忽低要
此帖为成亲王抄录明代徐贲《竹枝词》,共24个页面。字帖从第10页(出海琅玕翠色新……)到第14页(…
辽代缠枝花纹长颈金瓶,用以贮酒。清代的红银里三清茶钟。茶钟就是茶盏。明代玉双凤耳杯青铜角是商代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