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节,祝大家节日快乐~~一到传统节日,就忍不住再翻翻《古画新品录》,恰好,在书中,黄小峰老师帮我们看到了800年前的一个元宵节。
初看这这幅画的时候,你可能并不会联想到元宵节,但跟着作者的讲述你会慢慢发现,从一双鞋可以推测出画中人物的身份,从周围的景物可以推测出画中的时节,更重要的是,一幅画的背后其实承载了我们无法一眼看穿的政治愿景。
当然最让我们“嫉妒”的是:“在南宋,几乎每年的元宵节,政府都要仿照北宋的做法,在皇宫门外举行元宵庆典。百官一般要放假三天至五天,老百姓也可以来到皇宫门口观看元宵表演。”画中人的快乐已经掩饰不住了。
《踏歌图》局部
1220年的元宵节:
《踏歌图》与皇城瑞象
本文摘选自《古画新品录》黄小峰著,内容有删节
南宋宫廷画家马远名下最大的一幅画作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踏歌图》。人们往往笼统地将之视为一幅歌颂南宋皇权的画作,至于当时的南宋皇帝为何需要这样一幅画,这幅画的具体含义究竟是什么,画家为何创造出这样一番景象,却少有令人信服的解读。
马远《踏歌图》轴 绢本设色 192.5 厘米×111 厘米 故宫博物院
《踏歌图》纵192.5厘米,横111厘米,在现存的南宋山水画中,可算大幅绢本。画家的落款在画面右下角石块中,“马远”二字清晰可见,但和他其他作品上的落款稍有些不同。除了画家的签名,画面上部还有一首题诗,钤有“御书之宝”与“庚辰”二印,出自当时的皇帝宋宁宗。根据“庚辰”一印,可知题诗写于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画的年代也应该是这一年。
天上与人间
从画面结构来看,《踏歌图》明显分上下两个部分。下部是田垄(旧作垅)、踏歌人群、巨石。上部是尖耸的石山与松林掩映的建筑。两个部分几乎是用一片留白而成的云雾截然分开。要不是下部的那棵柳树有一根树枝插向上部,我们真可以将这件作品一分为二,当成两件。为何画家用如此“生硬”的划分来安排画面?
我们会看到,画家有意识地在上下两个部分制造出一种平行关系。譬如,画面上部的左边有直插云际的尖耸石山,画面下部的左边则在相应位置有方整的厚重巨石;画面上部的右边有高耸的远山,画面下部在相应位置则有一棵高耸的柳树;画面上部远近两山之间是一片虚空,夹着云烟缭绕、松树环抱的建筑物,画面下部则同样是在巨石与孤柳之间涌动着云气,烘托出田埂上一队踏歌的百姓。画面上部的树木主要是松树,而画面下部的树木则是“岁寒三友”的另两位—梅与竹,以及柳树。这都使我们有必要来重新审视上下两部分的呼应关系。
画面下部的中心自然是田埂上踏歌、拍手的一队人物,他们不太像是城里人。其中心是一位须发皆白的拄杖老翁,右膝上有一大块补丁,最右边一人,左肩膀上也有一大块。虽然他们中间的两人戴着有两条展脚的幞头,以至有人猜测他们是文士阶层,但其实普通的幞头并不能简单地区分贵贱。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讲道:“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画中的幞头正接近直脚。
《踏歌图》局部
真正能透露他们乡村农民身份的是他们所穿的鞋。最右边的人穿着一双露脚趾、没有鞋帮的鞋,这是一双简单的草鞋,只有鞋底和把鞋固定的穿带。其他人的鞋都有帮。其中,老翁和他右边拍手的中年人所穿的鞋式样相同,鞋面上画出了平行的斜线,也是在暗示着一种草鞋。尽管古代也有蒲草编织的精良的蒲履,价格不菲,如《韩熙载夜宴图》中主人公的一双为了凉爽的蒲履,但大多数时候,草鞋都是简朴生活的标志,是乡野百姓、隐居高士、行脚高僧的必备。
《踏歌图》中的老翁虽然能自己行走,但手舞足蹈的状态说明酒精已经开始起作用,队伍最右边的中年人肩扛的酒葫芦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六人,除了队伍最前面敞胸露怀的总角村童和穿碎花裙的村妇没有喝醉,后面的老翁和三位中年村夫都在半醉半醒之间。他们不是贫穷的人,而是快活的农人。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有男有女、有老有幼的快乐的乡村大家族。
画面上部没有人,在瘦劲的山峰下面是一片若隐若现的松林。松树中掩映着一座宏伟的建筑群,它们是寺庙、皇宫、王府还是官衙?仔细来看,在画面右侧,包裹着这片松林的云雾的边缘可以清楚地见到一段城墙,城墙的墙垛清晰可见。沿着城墙从右往左,城墙消隐在云雾中,现出一片长廊,一直蜿蜒到与画左的山峰相连的地方,说明这是依山而建、有城墙保护、满是歇山顶建筑的建筑群。
《踏歌图》局部
对于南宋的观者来说,他们应该很容易就会觉出这片建筑很像南宋在凤凰山麓的皇宫。这应该是从皇宫后面,穿过城墙往前看去的景象。画中掩映宫阙的高大松树不仅仅是点缀,还可能暗示着凤凰山上映衬皇宫的山岭。皇宫后面紧挨着的是凤凰山上的“八蟠岭”。元代画家王冕曾在《八蟠岭》诗中说:“路绕危垣上,风高松桧鸣。……游客咨遗俗,居民指旧京。”可见八蟠岭上松柏类植物很多,而且在这里可以远眺南宋皇宫—当然是在南宋灭亡之后。从南宋末年编的《咸淳临安志》中《皇城图》来看,凤凰山麓很大一片都被圈进了宫墙的范围。
《咸淳临安志》中的《皇城图》(清代重刊本)
《踏歌图》中,皇宫中长廊式建筑盘旋而上,一直转过山去,可以看到掩映在石笋状山峰后面的半边高耸楼阁。这是整个皇宫后部最高的建筑,说不准就是皇室观潮的“天开图画台”。在存世的南宋宫廷绘画中,我们常能看到这类依山而建的回廊建筑。在这片建筑群中,最显眼的是最高的松树旁边的一座重檐歇山顶的宏伟建筑。实际上,这应该暗示着皇宫中最重要的建筑。在南宋临安的地图上,如果从西边的八蟠岭斜向画一道箭头,所指向的巍峨建筑与《踏歌图》相近的,如若不是某个皇宫大殿,那最有可能的就是皇宫的正门“丽正门”。在《咸淳临安志》的地图上,丽正门正是一座歇山顶建筑。
由此一来,我们会猛然发现,画面截然分开的两个部分其实对应的是不同的社会等级。上部处于云雾缭绕之中,是皇宫,是天子所居,是“天上之景”。下部是田埂、麦田与村民,他们是“人间”,几个醉酒踏歌的欢乐农人,是“民”的代表。“天上人间”的并置,正是画面所要表现的主题。
被改动的王安石
实际上,我们费尽目力从画面中分辨出来的天上人间之景,在画面上部宋宁宗皇帝的题诗中已说得一清二楚: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
《踏歌图》局部
四句诗,前两句描写皇帝的皇宫,即“畿甸”与“帝城”。后两句是写民间百姓,即“垄上”踏歌的“乐业”之人。清晰的两部分被宫廷画家用一套视觉语汇转移到画中。他利用上下两部分营造出视觉上的对比,中间巧妙地用云雾相隔。云雾不是绝然割断,而是类似两个镜头之间的转换。面对这么有心的宫廷画家,相信皇帝也会赞不绝口吧!
宁宗所题的四句诗并非自己的原创,而是出自北宋王安石。可以想见,宋宁宗首先选好诗作,然后让画家绘出诗意。画家应该充分体察了皇帝的意思,因为他的画面并没有完全按照王安石的诗意,而是做了一个关键的改动——王安石的诗名为《秋兴有感》,写的是秋天丰收季节的景象,而画面却是一派春光。
画面下部有一株梅树与一株柳树。在背后翠竹的映衬下,虬曲的梅枝正在绽放白色而略带粉红的新蕊,苍老的柳树则刚刚长出嫩嫩的枝条。梅与柳是初春,尤其是元宵节的标志性树木,因为它们都是在这个时节最为美丽。吟咏元宵的诗歌中,常常可见梅与柳的并置,譬如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在南宋女性的元宵节时令头饰中,最主要的就叫作“玉梅”和“雪柳”。春天的另外一个标志物,是拄杖老翁帽子上插着的花,隐约可见花叶与白色的花朵。
《踏歌图》局部
画春景一定得到了宁宗皇帝的授意,因为皇帝恰恰对王安石的诗句做了改动。王安石原诗最后一句是“垄上踏歌声”,宁宗改动了最后一个字,变成了“垄上踏歌行”。“踏歌声”改为“踏歌行”,有什么目的吗?
“行”,或者称“歌行”,是一种诗歌体裁。唐代的时候,“踏歌行”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诗歌题目,表现的是春天的庆祝活动,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踏歌行》:“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有的时候,“踏歌行”更是直接写元宵时的庆祝活动,比如唐代陈去疾《踏歌行》二首:“鸳鸯楼下万花新,翡翠宫前百戏陈。天矫翔龙衔火树,飞来瑞凤散芳春。”“仙跸初传紫禁香,瑞云开处夜花芳。繁弦促管升平调,绮缀丹莲借月光。”陈去疾诗中描写的火树银花,便是元宵时的狂欢场面。宁宗皇帝改动王安石的诗句,目的或许就是令人想到作为乐曲题目的“踏歌行”,从而把秋景诗意变成春景画意。
如果是这样,原因似乎只有一个:他是在嘉定十三年(1220)初春的元宵前后,要他的宫廷画家创作的这幅画。
与民同乐
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而春节的庆祝高潮是在元宵节。在南宋,几乎每年的元宵节,政府都要仿照北宋的做法,在皇宫门外举行元宵庆典。百官一般要放假三天至五天,老百姓也可以来到皇宫门口观看元宵表演。这是沿袭自北宋的一项制度,其主旨是“天子与民同乐”。
画面上下两部分并置的皇宫景象与乡村百姓景象,正是天子与民同乐的绝好显现。田埂上老百姓庆祝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们会看到,画面左下角的田埂下有一块田地,长满青青的庄稼。这种长法的庄稼不是禾苗,而是麦子。麦子用来磨面粉,是中原和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南方则主要是稻谷。不过,南宋时,由于大批习惯吃面食的中原人和北方人来到南方,麦子的种植也在南方得到推广。《踏歌图》中的麦子在初春长势喜人,是冬小麦。冬小麦一般在深秋或初冬播种,初夏收获。在比较温暖的南方种植,气温不至太低,小麦可安然越冬。
《踏歌图》局部
风调雨顺好年景,最重要的是雨水。倘若不下雨,则庄稼枯死;雨下得太多,则洪涝频发,淹没农田。画家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因此他在画面中画上了蜿蜒的溪水。溪水来自笼罩住皇宫的那片云气,经过蓬勃生长的麦田,可以使田地得到很好的灌溉。山间溪水往往靠的是天降时雨。因此,我们也终于明白画家在画面中间画出一片云雾的潜在意思。云与雨是联系在一起的,上天适当下雨才能滋润人间的庄稼。云很早就具有政府良好统治的象征含义。托起皇宫的云雾,也正是降下甘霖的云雾。云的存在,也使得画面题诗中“宿雨清畿甸”一句得到表现。无疑,皇帝的良好统治便是催生出甘霖的原因。
如果说画出了“宿雨清畿甸”,那么看起来更重要的“朝阳丽帝城”呢?皇帝除了是时雨甘霖,难道不也是朝阳红日吗?请看,在画面空间最远处的山峰,也即“丰年人乐业”题诗正下方的远山轮廓线外,有一层淡淡的红色,与略施花青的山体形成色彩的对比。这正是将要升起的旭日映射出的霞光。在这么早的时刻,画面下方的快乐农人,一定是经过了一宿的节庆狂欢之后,心满意足、醉意正浓地行走在回家的路上。走在田埂上,听着汩汩的溪流,看到青青的庄稼,老翁不禁手舞足蹈,扭头招呼身后的中年人—可能是他的儿子,也不禁拍手高歌。走在最前面的孙儿与儿媳(?)听到歌声停下来,儿童也不禁想舞动起来。而最后面的两人,醉得摇摇摆摆,似乎一时还搞不清楚怎么回事。在这一瞬,他们正走在一个绝好的观景处,可是兴奋欢乐的他们自顾自地欢歌,并没有抬头望向远处临安城内的皇宫,以及远山天空将要出现的旭日云霞。这景观留给了观画的人去体会。
《踏歌图》是一种刻意经营的政治图像,充分传达出一个理想的国家与社会景象,对皇权的赞美可谓极致。什么样的皇帝堪当如此赞誉?宁宗在画面的题诗后写出了“赐王都提举”一行字,可知这幅画是赐给一位“王都提举”的皇家礼物。看来宁宗皇帝不会为画面的赞誉而脸红,反而很是骄傲。宁宗皇帝的骄傲来自哪里?
如果这幅画确实绘制于嘉定十三年初春元宵前后,在这个时候,宁宗皇帝五十二岁,在位已经二十六年。从几年前开始,女真人的金朝由于受到新兴的蒙古的压迫而不断向南边发展,频繁攻打南宋边界城镇,双方互有攻守,大致战成平手。就在《踏歌图》绘制前一年的嘉定十二年(1219),金朝与南宋进行了一系列大战役,南宋军队捷报不断。尤其是金宋枣阳之战,十分惨烈。嘉定十二年二月,金朝大将完颜讹可发动大军围困南宋的枣阳,被击退后,七月份再次围攻枣阳,一直到九月份被宋军击溃。宋军歼敌三万人,取得大捷。
《宋宁宗坐像》绢本设色,187 × 108.4 cm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另一个好消息是嘉定十二年九月,山东当地的军阀张林归顺南宋,使得南宋领土在名义上新增了“京东河北二府九州四十县”。虽然这些军阀并不是真心诚意归顺南宋,但嘉定十二年十二月宁宗皇帝得知这个消息时,心情恐怕也难以平静。与金朝的战争在《踏歌图》绘制的时候依然没有结束。对抗金朝的几次大捷,使得南宋军队开始有了主动攻击金朝的想法。金军枣阳之败后,南宋的京湖制置使赵方主动出击,于嘉定十二年十二月,命许国、孟宗政、扈再兴等统兵六万,分三路出攻金人统治下的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战事延续到嘉定十三年的正月,最终虽然没有能够破城,但依然展现出南宋军队的战斗力。
与《踏歌图》的绘制几乎同时的这些战事,不知是不是促使宁宗皇帝命宫廷画家绘制这幅表现“与民同乐”主题绘画的原因。但至少,将在四年后离开人世的宁宗皇帝,在治理这片国土、与金人交战二十余年后,满心期待的,便是这样一个天上人间完美融合的理想境界。1220年的元宵节,注定不是平凡的。
今天是元宵节,祝大家节日快乐~~一到传统节日,就忍不住再翻翻《古画新品录》,恰好,在书中,黄小峰老师
今天,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今天,年就算过完了传统习俗里元宵节要看花灯、猜灯谜、吃元宵……但比元宵更甜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5日讯(通讯员汪普林)2月14日,在衡阳市,人们逛市集,赏花灯、猜灯谜
元宵节2022 0215星期二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元宵节素来有“灯节”之称,自古便有逛灯
元宵节还没到,北京南锣鼓巷中的一家饭店门口,就张贴出一张告示,元宵节当天,店里举行打灯谜活动,所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