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百科 > 正文

加强中医药文化翻译与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

  • 2023-07-29 09:30:36 来源:金台资讯


【资料图】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但如何持续提高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挑战还有不少。比如,中医药文化翻译水平有待提升,一些翻译没有准确传达出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实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尚未建立,跨文化交流障碍重重。

中医药文化要更深入地走向世界,作为通识教育的翻译人才培养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既具备中医药文化知识、又能做好翻译与传播的复合型人才。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应注重不同文化的互通和不同专业的融合,只懂中医药文化和中医学而不懂中西文化的异同和翻译学,难以担起中医药文化翻译和国际传播的使命。也只有具备更多的复合型翻译人才,才能更好地向全世界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目前,我国中医药翻译人才严重不足,总体质量也有待提高。相关翻译人员大多是外语专业背景,国学基础和中医药知识的专业素养较为薄弱,因为缺少对中国文化“道”“器”的系统把握,很难领会中医药文化的精髓。除中医药外语翻译人才缺乏外,能熟练用外语沟通中医针灸推拿、中医诊疗以及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也比较紧缺。从平台和机制来看,中医药翻译培训平台较少,更缺少专门的翻译职业培训,也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而且,适合中医药翻译的培训机构和课程都很少,尚未形成中医药文化翻译的学术氛围。此外,中医药翻译还存在校、企脱节现象。高校翻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医疗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用人单位和高校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合作,致使很多翻译专业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实际的翻译工作。一些中医药高校外语专业并没有突出中医药的翻译特色,大部分仍是单一的外语教学加上一些翻译课程。因此,当前的困境是:一方面缺乏兼具中医药文化知识的高校翻译教师,另一方面缺乏跨学科融合、交流的学科意识。

加强中医药文化翻译与传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加大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前提。坚持多学科融合,培养既懂中医药学、中医文化学,又懂西方文化、翻译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做出调整,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提升和完善培养方案。

首先要解决中医药翻译理论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传统翻译理论注重文本,很少考虑读者反应与接受效果,译文往往晦涩难懂;文化派翻译理论则强调语境和读者,提倡改写,难免造成信息的扭曲和流失。有鉴于此,翻译理论界需要根据中医药文化的特殊规律,建构一套既重视文本又考虑交际效果的翻译理论体系。同时,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造就合格的人才。中医药文化翻译需要译者具备一定的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践,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掌握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内涵。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高校、医院和专家们通力协作,即翻译理论专家在条件允许时也能到临床一线见习。

其次,还要解决中医药文化翻译标准混乱问题。目前的困境集中表现为术语翻译标准不统一,音译、意译,直译、创译比较混杂,难以形成有效的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术语之间欠缺系统性,致使中医药体系所依据的理论系统被遮蔽或扭曲;文本翻译方面则欠缺语篇意识,缺少有效的衔接和连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法有效地表现中医药文化的系统特征。有鉴于此,建议研制统一规范的中医药翻译标准体系。

此外,还要解决中医药文化翻译校企脱节的问题。中医药文化翻译与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翻译实践与产、学、研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政府、高校、中医药外贸企业、中医药涉外机构等应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翻译和传播人才的培养。教育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可以支持和推动相关高校与中医药企业、涉外机构合作,共同搭建中医药翻译实践基地和平台,将翻译教学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让具备一定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翻译类学生,尤其是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作者:李孝英,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赵彦春,系上海大学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标签:

推荐阅读

加强中医药文化翻译与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医药

俄称打击乌军人员装备 乌称打击俄军目标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7月28日公布战报称,过去一天

怎样才能根除蟑螂?一文教你靠谱灭蟑

夏天蟑螂活动猖獗厨房、阳台、客厅、卧室都可能出现它们的身影蟑螂已经

意媒:巴黎加快引进霍伊伦德脚步,英超对球员更具吸引力

直播吧7月29日讯意媒《全市场》消息,最近几个小时里,巴黎加快了引进

NAND存储大厂收购案被一方叫停,行业周期因素还是争夺谈判筹码?

备受关注的NANDFlash头部主控存储厂商慧荣科技与美国厂商MaxLinear(迈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收藏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藏品